伟大——哀悼一位离开人世的母亲
而在我看来,一位目不识丁的母亲在那个最困难的年代,一手撑起七个孩子的蓝天,这是最伟大的。
这位目不识丁的母亲培养出了两位善良本分的农民,一位忠诚的革命军人,一位勤劳的医务工作者,一位精明的商人,一位敬业的教师,一位手巧的厨师。
这位目不识丁的母亲培养出了六位母亲和一位父亲。
这位目不识丁的母亲以自己的行动直接影响了两代人。
这位母亲,就是我的姥姥。而她的家,位于偏僻贫穷的农村。三间用于生活的土房,一幢用于务农和生火的灶房,一间只有藩篱为界的小院。
就凭这些东西,在那个物资匮乏,食不果腹的年代,她要供养七个孩子,培养他们成人。
要知道,在那个落后的时代,“饿死”是常见的事情。没有节育手段,哪怕不想生,也只能生。生了,养不起,饿死。
然而,这位母亲却靠着自己的勤劳供起七个孩子的生活。
孩子睡了,油灯还亮着,孩子醒了,油灯还亮着。在凭票购物,吃大锅饭的年代,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靠干农活换取粮食。
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在生完儿子的当晚还在为生产队切成车装的萝卜秧。捡粪,割麦,脱粒,干力气活……她是当地最有名的,最勤劳的妇女。
有人曾说,两个人都抵不上她一个人。
这位母亲对孩子的学习很严格。她看不懂字,但却说“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肯定不是好字!”
这位母亲对孩子的生活很严格。她督促孩子别偷懒,还曾把调皮的小女儿扔进雪地里。
果然是亲妈。
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家里分了地,这位母亲更是一发不可收。和生产队记工分不同,家里能吃到多少粮食,取决于她有多么勤劳。
孩子睡了,油灯还亮着,孩子醒了,油灯还亮着。
有了地,有了粮食,便有了更大的“野心”——让孩子们的生活条件变得更好。
养猪,养鸡,养鸭,养牛,养兔,甚至养马。谁都不知道在那个一亩三分地,会出现这么多在当时很难看到的动物。揣着筐围着柴垛走一圈,筐里就堆满了鸡鸭蛋。走在院落里,母猪诞下的小猪多的碍脚。黄澄澄的小鸡们叽叽喳喳的跟在母鸡后面,打开笼子,肥胖的兔子抖一抖鼻子,嗅一嗅外面的空气。
过年了,第一个丰收年,母亲杀了一头猪。一半用来炖肉给家人吃,一半拿出去卖。
平时偶尔割点肉,给最疼爱的儿子做羊肉面。
可惜,出了点差错。
因为用骨头做标记的面被误解,给儿子做的面被女儿吃了。
唉,咋讲呢,这就是命啊。
后来啊,生活条件好了,社会在发生变化,家也从农村搬到了县城。因为丈夫曾经当过教师,现在在烟草公司工作,单位分房了。
儿子出息了,考上了大学,进入部队深造。女儿也出息了,要么考上了大学,要么出去闯荡。又过了好多年年,孙子孙女都有了,外孙外孙女也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