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业界新说 | 三 为旧设备寻找出路(2)
我们很难判断日本人对于科技的看法,有的时候他们痴迷于最新的尖端科技,但有的时候他们又不想舍弃自己已经习惯的东西,干脆就这么修修补补一直用下去。这句话应用在手机产业上,就诞生了无比扭曲的日系手机。某种意义上来说,日系手机热衷于搭载各种稀奇古怪的新技术,诸如防水防尘、虹膜识别和防窥屏幕这样的功能,往往是日系手机独一套;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日系手机又保守到令人发指。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翻盖手机。出于日本人对于翻盖手机的热衷,从智能手机刚刚进入日本,一直到2017年,有大量所谓的翻盖智能机流向了市场。如果说起初的翻盖手机还针对触摸屏进行了些许优化,让人有一些购买的欲望,那从15年开始,市面上的所谓翻盖智能机几乎都是搭载了低端处理器,用着安卓修改来的伪装成功能机的界面,连触摸屏都阉割了的电子垃圾。
这些手机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地区的价格都不可能超过500元,但在日本就是有市场。
不过文化壁垒并不是造成日本手机产业扭曲的关键原因。就好比中国的汽车市场也有各种奇怪的特殊需求,但这并不妨碍其高速发展。真正令日本手机厂商固守本土而无法踏出一步的,则是日本极度死板而奇葩的移动通信市场。在2010年,中国手机市场已经逐渐开始摆脱运营商定制机模式,各品牌也有了足够的空间来自由发挥;但是在日本,各大运营商简直就是本土手机品牌的太上皇。笔者甚至不需要去解释运营商到底是如何压榨手机品牌和消费者的,只需要看以下几个例子你就能明白了:
日本本土手机的发布会并不是由生产商举办,而是由运营商在一年的特定时间统一举办,往往一个发布会就要发布几十款不同品牌的新机;
诸如夏普、富士通等厂商在生产手机时要为不同的运营商定制不同的外观,尽管它们的配置往往是一模一样的,而在这些定制机上,运营商的Logo总是占了极大的空间,反倒是生产商的Logo往往很小甚至根本没有;
运营商总是插手手机的用户界面,巴不得每个应用上都打上自己的商标,笔者甚至见过一台手机里包含有三个启动器和两个计算器的情况;
极其高昂的通信费用、复杂的网络锁和天价违约金使得用户无法自行选购手机,只能和运营商签订吸血套餐。
这是一个语言都无法言说的混乱市场,就好像赤壁之战中曹操的铁索连船,本土制造商纷纷抱着运营商的大腿,希望分一杯残羹剩饭,而消费者也只能忍耐运营商的为所欲为。然而因为功能机时代的日本手机确实拥有最顶级的配置和极为丰富的功能,这套体系还算运转的不错,直到iPhone的到来。
当年iPhone进入日本,凭借清爽的用户界面、简洁的操作、丰富的应用和无上限流量套餐,瞬间征服了无数的用户,以至于到了今天日本的手机市场已经有半壁江山被iPhone所占领,在年轻人中更是很难找到不用苹果的人了。本土的手机厂商面对iPhone根本没有任何招架之力,它们只能龟缩在中低端市场努力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