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属性与人性的对立统一》
属性与人性的对立与统一
属性作为一个外显的东西,它不是自足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属性不是角色表现出来的,而是角色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生产出来的。我们所说的属性是延续扁平角色的思路,认为其服务于文本主题,但对扁平角色的批评会陷入这样一种矛盾,即,在被设置的文本中,所有角色都是服务于主题,而如果对文本中心进行反对,我们就失去了对扁平角色进行批评的立场,这也是先知为什么先区分属性与人性,我们首先需要一个立足点。
《辉夜大小姐》并不只是单元剧。在不知不觉中,《辉夜大小姐》逐渐从搞笑类的单元剧变成了平稳的剧情剧。一个佐证是,颇有代表性的“今天的胜负是Xxx的胜利”这句总结语,最开始真的是总结了一话的内容,但到后面就只是一个仪式性的谢幕词而已。辉夜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祛魅,从提供属性,制造笑点的工具人变成了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先知所表现的这个点位是摒弃了两者的对立,他使用了去魅这个词。这个词的意思不是还原主义的,不是“将角色从属性中救出来”,也不是仅仅把人性视为一种属性,而是极端的“把角色从人性中救出来”。
要理解这个立场,短暂地回到创作理论中,我们不需要刻板属性去理解一个角色,这在严肃文学已经被证实到烂了,而在轻小说,属性亦不是同枷锁划上等号。在这里不妨再细致一点,将先知所说的属性进行修辞更改,变成“属性群”。在这一步,属性和人性就是一个东西,外显出来的东西总是要被观众抽象理解,这个过程用句老话来说,就是词杀死物了。
与她同一代的《友少》《春物》《变猫》以及许许多多的一线以下的作品,也是类似的流程:铺设属性——解读属性——升华属性,试图化属性为人性,变喜剧为正剧。
三步走方针看似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对市场与潮流把握不好,铺设阶段翻车;挖掘作品深度时没选好切入点,解读阶段翻车;深度挖出来了却想不到妥善的处理办法,升华阶段翻车。
联系先知的步骤,人性和属性的合并其实还属于第一步,也就是铺设属性的位置,接下来是解读属性。我对先知文章的解读的基础就是在这里,就是,我觉得第二步,解释属性,不是意指属性的生产,不是“增加更多属性”,而是属性的再生产。说到再生产,我们就想到“资本系统再生产派生自己的过度”这句话,即,解释属性的实质是将属性推到极致,以属性的过度“内爆”属性本身。
越是玩弄萌点,就越会发现萌点翻来覆去的也就那样……除非超越喜剧,走向一种新的形态。
在第二步,也唯独在第二步,先知没有给出具体的理论论述,只能通过列举作品的方式,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我说这个内爆的难以解释之处,它只有在第三步回溯性地看,才能被符指化进文本内容的历史。
《辉夜大小姐》从单元剧转为剧情剧的过程极为平滑,平滑到所有读者都能意识到这一转变的存在,却完全找不到拐点具体在哪。只是,现在在看一百二十多话的屋顶告白,再想想开头,真真恍如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