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湾村的童年
不知为何对这黄灿灿的土地情有独钟,总有一种固执的“错觉”,比起硬化后整洁的路面,常会对芳香的泥土爱的深沉。就像小时候,在水泥地面会格外小心,而走在泥土地里,却张狂又放肆。因为儿时的经验像一个法力无边的符咒,告诫我水泥地会摔得很疼很疼,所以长在泥土地里的孩子大都轻狂放荡不怕受伤吧
……
当一块刻着“杨树湾村”的花岗岩出现在视野里时,车道就又一次变窄了,此刻也许该称为“进村”!村子里的房屋和镇上不一样,现在目光所及的都是单层的瓦房,瓦房靠在窄窄的车道两旁,错落有致,布局倒也格外清奇,或火红或发黄的红砖墙见证着这片土地经历的风霜。历经剥蚀的砖墙上漆刷着标语,我想那应该是杨树湾村独有的特色。看看红砖和黑瓦,突然之间,不可名状的亲切感就涌上来了,那一刻突然就想起嘉轩和他的白鹿村,想起闰土和鲁镇来
……
到达村子里时,太阳已悄悄的挂在了西边,我们一行人忙着下车忙着卸行李,谁知道它什么时候突然掉下去,溅起满天火花如星斗。我们就忙着认行李,远远近近的矮土堆上坐着的孩子,都蜂拥的靠了过来。
孩子们就站在我们身旁,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亦或一言一行,我和同行人浅浅的交流,然后悄悄地打量着离我最近的孩子。也许是常在村口玩泥巴或坐在那些矮矮的土堆上的缘故,他的套在凉鞋里的脚趾头,还有部分的土粒坷垃残留在脚趾丫里。短短的裤子上也印着许许多多的泥土印,直到看到了他的眼睛,我才突然坚定的相信,他是个孩子!
他通红的小脸蛋上也涂着土和灰,但是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却格外清新。我看着那乌黑的眸子干净的不含一点杂质,他好像用眼睛问我一些急于想要得到的答案,又好像在发呆,他在思考着外面的世界吗?还是在想,接下来要和小伙伴们做什么游戏呢?看着他突然闪动着眸子,满是灰的小脸颊在向我微笑,我轻轻的伸手,摸了摸他圆鼓鼓的小脑袋。那一刻好像自己突然就长大了,突然又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模样,举手之间,已十余年
……
走进村委为我们安排的小院里准备放行李,刚放好箱子然后准备卸下背包时,大门咯噔一声就响了,我转过头,四个小脑袋伸在那,悄悄的不敢动,四双大眼睛滴溜溜的转着。那一刻突然就想起一句话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
我轻轻的放下背包,走到门口,想伸手摸摸他们的小脑袋,他们突然就全跑开了,稚嫩的笑声飘在庭院的小树上。看着他们跑远的声影,我突然有点好奇:他们在杨树湾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