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百年〉序》——《爱花的人,将等待花的重开》(2)


阿求知道很多佛教、道教甚至基督教的人物、思想和故事,但她本质上还是个神道教徒。她和历来的御阿礼之子一样信仰着妖怪山的神明,石长姬

日本人喜欢秋天和春天,历代的人们,或是和秋好中宫一样信仰着曾经被称作龙田姬的秋静叶小姐
,或是信仰如夕颜般美丽而短命的木花咲耶姬。但舍弃木花的美丽,去迎接代表丑陋与永恒的石长姬,恐怕只有稗田一家了。
我亲身经历过稗田家的樱祭。每当樱花盛开的季节,人们总是喜欢抬起头,看着樱花慢慢地飘落,零落成泥。又或者,用酒杯接住下落的樱花,让樱花为酒添加一缕冷香。
正如梅花之于中国一样。
稗田家的樱祭,看上去和其他人没什么区别,也是在祭祀着木花,但实际上却是在祭祀石长。因为阿求,还有其它的御阿礼之子,都希望长寿。
也许迷茫中的你会不理解:为什么背负着历史的使命的先辈,会像其他人一样渴求着“不老不死”的、“活”的欲望。但,我可以理解。因为没有了她,第九代的三十年,就没有人去记录历史了。
汉士太史公也好,文典先生也好,他们都追求“活”。但“活”,有时并不只是为了自己。许多人都怕死,但大部分人却是害怕富贵的机会财富随着生命的凋亡,消失在未到来的未来之路上。而阿求,不一样。
她用尽各种形式让自己的生命充实,就是为了“活得好”,然后再在必须要花落的时候,安详的飘落……
像是佛和基督之于幻想乡,我曾在的祖国也有一位圣人。你应该知道的,孔子。他有一句话,“朝闻道,夕死可矣”
。用日语来写,就是说“早上听到了至上的道理,晚上就死去也可以接受”。
去寻找和记录世间的至道,看上去比荣华富贵要空得多,却反而是充实的。因为只有这个可以被带走,可以被永世传承……
阿求和你的每一代先辈所寻找到的“道”,是历史。他们为了历史而生,为了历史而寻求长生,到最后,则用坦然,来写下完好无憾的结局。
这,是圣人的心,文人的风骨。但去掉浮华,也只是为了“闻道”而已。
也许,这些事还太早。等你二十多岁时,你也会明白和接受你的选择的。

后来,大概是十年前,甲午年,我私自道别了阿求,去往永远亭和彼岸,希望“蓬莱之药”或者地狱的阎魔可以让阿求身上的“诅咒”消失。
也许是私心吧。我实在不敢说,我也是为了历史什么的,才希望她能活下去……
我不知道我该怎么描述我对她的感情。是崇敬呢?是感伤呢?还是……
但最后,努力过,无谓的哀伤也就真的无谓了。一个月前,阿求逝世了。我没有去送行,而是径直前往三途川。
那一天,三途川十分安静。只有奈河流水与船上的和歌,衬托着那个安静的情景……
那是最后的道别了。我什么也说不出,只能道别,只有道别。
面对道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道别。
所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