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团圆媳妇之死看《呼兰河传》对国民性的批判(2)
总之,鲁迅和萧红在国民性批判的题材上已成为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如果说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是犀利、一针见血的,那么萧红则是不动声色,娓娓道来。在《呼兰河传》中,她对国民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表达大都蕴含在对风土人情和人物命运的描写之中,堪称“于无声处听惊雷”。在三十年代探讨国民劣根性的作品中,继鲁迅之后还很难找到像《呼兰河传》这样深刻地揭示国民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体本质的作品。可见,无论是在当今还是未来,《呼兰河传》蕴含的国民性批判精神都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