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读后感——最极致的爱是共同犯罪
说一下阅读过程和感受吧。看的不深,到后期的时候很多环境描写就稍微略过。但也不影响对于全书的把握。或者换句话说,看得不那么细致反而会更好。作者精心营造氛围,是为了让读者有更多的代入和画面感。就如开篇对于那栋阴暗大楼的叙述,我仍能想起来我是如何走进那栋废弃的大楼,到达楼梯的穿堂,面前本应该是墙的地方出现了破碎的洞,而左边是堆砌着石块的门,里面便是案发现场。这种情况在桐原家的当铺也依旧出现。我想无论谁开始看书总会格外仔细一点,像是在根据故事想象中的世界行走。但看到后面越发的可怖。越接近真相的时候,越知道哪些是伏笔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为什么会这样”的感觉。我称之为窒息感。这种感觉在江利子被害那一桥段达到了顶点。当你隐约知道要发生什么的时候,再往下看发现果然出现且比你预期更坏的时候,这种印证你糟糕想法的体验不怎么好。
这也是我唯一觉得这本小说在我这儿观感不佳的地方。真相在揭露之前,就已经被全数猜出,成为意料之中的事,不够反转。连带着亮死时,雪穗离开,故事戛然而止都显得不那么冲击。我曾三番四次确认自己是否看到了最后一页,然后才发现“噢原来是开放式结局”。这种结局虽好,但是也错失了最后一次让人“恍然大悟”的机会。也许是我习惯了推理小说家愚弄读者,推翻读者的一切结论的感觉。总的来说,白夜行的剧情节奏把控还是非常不错的,值得一读,但我建议的观看姿势是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一个旁观者,不要产生共情。
白夜行很多人诟病的一点在于每一章节都会出现一个新人物,新名字,有些甚至剧情都没那么重要,但我觉得这一特点并没有多影响阅读体验,作者在放出新名字之后,不出两段就会介绍该人物如何牵扯进剧情,且都伴有比较标签化的人设描写。到后期,名字作为一个代号已经和标签、身份绑定在一起了,也并非难记。如果适应了东野圭吾的处理手法就会发现,但凡没有介绍的人物,即便是出现了名字也不会留下印象,比如法医教授。而仅仅作为剧情推动起到作用的角色,一般不会出现形象上的标签,比如雪穗的数学家教老师。家教老师算是亮创业路上的助推器,但不算是关键人物,因而存在感也弱化了。而至于形象上的标签,说起来最明显的,是松浦的小尾戒,以至于后期当他出现时亮和读者都一眼认出来他。我之前有幸读过一本贵志佑介的恐怖小说《天使的呢喃》,里面对于人类的神经系统的介绍就外行而言相当专业,这种现象在本书中也十分明显,关于程序软件游戏的片段,非常之多。
也许对于东野圭吾来说,众多且毫无相似处的姓名,和篇幅较长的科普,都是使文章更具真实性的工具,进以加深代入感。
代入感和窒息感贯穿本书。先说说代入感,作者很擅长抓住不同男性角色的心理,像是亮的守护者角色,高宫的前夫角色,筱冢的贵公子角色,甚至连那么一点描写侦探觉得“男人的心软”都极其真实。书中的天气多半阴或有雨,事情基本都发生在夜晚。夜能够掩盖污秽,看书过程中偶尔我也会觉得自己的灵魂好像变得污秽了。不得不说代入感太强,觉得所描述的东西很现实,假如你也经历过电脑崛起游戏狂潮的时代,主角的很多行为如盗版会在你这合理化,由于童年的阴影做出报复的事也显得不那么罪无可恕。然后窒息感就产生了。因为亮和雪穗做的事超出了你想象得到的报复范围,变成了恶性事件。而且这种恶性事件是先发生再告诉你是他们做的,并且你隐约知道始作俑者。无论是气氛还是把真相抽丝剥茧,都是为了营造窒息感。如果说东野圭吾在冲击感上的制造上不够完美的话,那窒息感的制造则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