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中的理性与人性——读《九三年》
“结束了?”读完这本《九三年》时,我的心里如此想到。如此,郭文的生命就结束了?共和国的忠臣,伟大的革命者,最后不过是因为自己的仁慈,便被共和国的断头台砍下了自己那颗美丽的脑袋?西穆尔登身为郭文的老师,竟然为了自己所谓的“公正”,所谓的“正义”亲手把视若己出的郭文送上断头台?
这结局,不管怎么想,都糟糕透了吧?
但是转念一想,雨果不愧是雨果,如此安排自然会有他都道理。
理性诞生了启蒙运动,而启蒙运动指导了法国大革命,然而法国大革命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法国大革命,遍地断头台”断头台砍了路易十六和王后的脑袋,也砍下了丹东,罗伯斯庇尔的脑袋,以及可能无罪可能有罪人的脑袋。没错革命是要流血的,这一道理全天下人都明白,然而,当这场流血斗争演化到无法扼制的时候,革命也就变成了一场风暴。人人处在漩涡之中,保王党,革命党无一例外,人人自危。革命党人们宣扬着民主平等与理性,然而,在审判的时候,露出的确实另一副样子——判郭文无罪,便会嘲笑所谓的共和体制不过是一群贵族对另一群贵族的妥协而已,处死郭文,人们又会群情激愤,“为什么要处死我们伟大的司令官,我们打将军?”
这场景表明,在一个巨大的时代背景之下,人们可能已经没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举着理性的旗子,然而下层人民已久没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上层官员依靠这绝对的理性行驶权力。使得这个国家并没有变成启蒙运动先哲想要的样子。
雨果书中对人们表现的描写,不论是《九三年》《巴黎圣母院》还是《悲惨世界》都给人一种极其强烈的既视感,投影致现代社会,这群人不就是那群围观别人跳楼自杀的无聊看客么?放到中国文学中,那不就是围观夏瑜被枪决的民众么?想想看金庸先生《连城诀》中的那句“人心如魔”应该与此意也相去不远。读雨果和鲁迅先生的书时,会时常感觉芒刺在背,因为哪怕这么多年过去了,这样的人依旧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
可笑我们从小读了先生那么多的书,最后还是变成了先生厌恶的样子。
我想,雨果给九三年如此一个结局,应该是想启事后人,为人处世之时,参与到社会事件的时候,不应当仅仅依靠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去判断事与人的对错,应当有自己见解与想法,而不应当做一个大头巨婴,别人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而对于拥有智慧的人,雨果的启示就不再只是学会思考了。而是要在理性的思考之中,给人性留有余地。在启蒙运动后期,三杰之一的卢梭曾经发问“理性就一定是正确的么?”卢梭认为,理性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逻辑思考方式,而感性则是人类最本质的性格,人心本善,所以有时感性的思考更能体现出人性的伟大。如小说最后,郭文对于朗德纳克侯爵,按法律本应当处其死刑,然而郭文与自己产生了激烈的心理斗争“怎么?难道这样一个反身进入火海救助儿童的老人,我就应当判他死刑?怎么?相比起一个保王党人,共和国的子民竟是如此不堪?”他走进地牢,把自己的外衣披到自己的叔祖身上,“你可以走了。”他如此说,那一刻,雨果向读者们展现了一个自己所期待的共和国公民的形象。而对比后文的西穆尔登,则是一个大革命之中典型的革命党人,他博爱,为了治愈伤员可以亲自吮吸伤员化脓的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