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简介(吸血鬼)(2)
现在我们知道吸血鬼传说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但一个传说的诞生总需要个动机。为什么是在坟墓里重生而不是在湖里蹦出来?为什么是皮肤苍白而不是皮肤黝黑?最为流行的吸血鬼传说必定诞生于一系列事件中,而该事件的“主角”便奠定了吸血鬼的基本形象。但在起源事件中目击者所看到的“吸血鬼”到底是什么,至今仍未有定论。一般都是认为对尸体腐烂过程的不了解、过于仓促的埋葬、狂犬病及卟啉症有关。
第一个说法认为在科学发展的年代以前,民众对尸体腐烂分解的过程不甚明了,便通过传说来解释那些异常的尸体分解事件。比如在较为寒冷的地区,尸体外表的腐烂程度比较低,但尸体内部被微生物分解所产生的气体所填充,在重力和内部的气体压力影响之下血液会积聚到皮下或者渗出,类似于吸过血没刷牙……同时肌肉也会失去约束力而后退,露出牙根和指甲根等,看起来就像是牙齿和指甲还在生长,几种现象集中起来就会给人一种“尸体还没死亡”的错觉。“仓促埋葬”论与第一个说法差距不大,只是说在瘟疫时期很多病人还没真断气就被仓促埋葬,在棺材挣扎过程中导致的擦伤看起来会像吸过血,但这个理论脑洞太大又破绽百出,一般不被承认。某些病证中也能找到吸血鬼的影子,比如说会导致精神错乱、咬人欲望的狂犬病,提出这理论的人认为吸血鬼害怕大蒜和洋葱也是源于此——很可惜害怕大蒜和洋葱是后来小说中添加的特性,原始吸血鬼传说中并无此说。
还有个热门解释于1985年由生化学家大卫·多芬提出,他认为卟啉症是导致吸血鬼传说的元凶:卟啉症的患者血红素生产不足,所以需要吸血来缓解症状;而过多的卟啉代谢物又会导致日光敏感,与吸血鬼害怕日光的特性不谋而合。这个理论提出后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热爱*****的媒体也乐于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四处报导。然而后来医学证明吸血和输血都是无法缓解卟啉症的症状的,并且日光敏感也同样是后来小说所加入的设定,原始吸血鬼传说中没有这类说法。被驳斥后大卫·多芬就没有再发表这方面的成果,然而禁不住媒体们的宣传,至今这个说法仍被许多人所相信,比如说某度百科中便信誓旦旦地宣称卟啉症是吸血鬼的源头,这是很不严谨的。
怎样杀死一个吸血鬼?
先来说说最初的办法:在吸血鬼诞生地的斯拉夫地区,在埋葬尸体时乐于使用钉木桩的办法来避免尸体变为恶灵,这个办法比较接近于预防吸血鬼。各流派有不同的钉法,比如俄罗斯人喜欢用白蜡树木桩钉穿尸体的嘴部;塞尔维亚东北部则是用山楂木桩钉腹部;其他地区则是钉心脏……这俨然是一项充满地方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钉尸体的目的是给浮肿的尸体放气(那时候吸血鬼的一大特征就是浮肿),有的地方也用镰刀陪葬,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德国和西斯拉夫地区的人就更粗暴一些,偏向于直接砍头,并把头埋葬于两足之间离身体尽量远的地方,加速灵魂的流逝;撒克逊地区则会在被认为是吸血鬼的尸体嘴里塞柠檬来解决问题(酸死吸血鬼?);而保加利亚则喜欢在尸体里镶嵌金属;到后面也有与时俱进的方式,用子弹打穿棺材了事。那时候的人防止吸血鬼的办法,今天看来是妥妥的侮辱尸体罪,没办法,生者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