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山歌留情
“
敢问那石柱崖子在哪儿?”
老药师见他眼中毫无半点犹豫和恐惧,这倒是让他吃了一惊:真是活久了什么人都能见到啊!
“
年轻人,你可不要逞一时之勇!你要知道那么多人摔死在石柱崖下,不是没有缘由的……”
“
老人家无需多言,我只要知道那扶郎花是否真如你说那般,对我嫂嫂的病有奇效?”
“
这个不假!”
“
那好,敢问石柱崖子在哪儿?”
“
石柱崖子能在哪儿?当然是在石柱!你若出了什么差池,死后可不要怪我这个老东西!”老人一甩衣袖,转过身去,再也不愿和这个固执的年轻人说话。
卢象升辞了老药师,问了路人方向,便和徐霞客望石柱而来。
二人乘船行过十里,一路两岸连山,山上树木成荫,隐天蔽日,若不是现在正是晌午,连半点阳光都看不到,渐闻长江之水在此出轰然中开,乱石穿江,把长江分做几道湍流,长江的走势在这里陡然增高许多,声音震人心肺,顿觉人之渺小。
船夫把船停在岸边,对他们说前方水势湍急已不能再行。
两人遂舍船步行, 花了一天的时间翻过一座山,在山中一户人家借宿一晚。
第二天清晨,卢象升和徐霞客,踏着熹微的晨光,向南进发。终于在太阳爬上山腰时,见到了那神秘的石柱。
她仿佛是个早早起床梳洗打扮完毕的少女,早就安静的依偎在那里等候着两人,她依靠的山叫万寿山,雄起而伟岸。一条小河蜿蜒的流过山的脚下,环绕了石柱小城,远远望去,仿佛是少女的裙摆,盈盈而动,波光粼粼。
早有勤快的女人们,穿着自己染的花衣裳,在小河边捣衣,还不断传来她们如百灵鸟般的歌声。
男人们,则有的背着箩筐,正要去山上采药;有的则背着弓箭,要去山中打猎。他们身材虽然没有卢象升那样魁梧,但头上都打着英雄结,身上刺着各式各样的刺青,赤裸的上身露出发达的肌肉,显得十分彪悍骁勇。
卢象升和徐霞客走过河上唯一一座石桥,走过河岸边比较平整的街道,走上石柱蜿蜒向上的小巷,小巷两边是高矮交错的吊脚楼,使本来就不整齐的小巷,显得更加参差不齐。
但这也增加了石柱民居的特色,让这里长久保持着古朴和民族风情。
有诗云: “两头失路穿心店,三面临江吊脚楼。”
说的正是巴蜀之地吊脚楼的常见形态:背靠高山,面向江水。
二人在蜿蜒交错的小巷里,绕了半天,又绕回到河岸边平整的街道上,这里十分热闹喧嚣。
石柱占据地利,往来客商多在此做生意,其中,尤其以盐业为最盛,巴蜀内地善产盐,盐巴要运往湘西,必定经过石柱。
所以石柱的码头和街市也是十分繁华,周围十里八乡,总要在初一十五来这儿赶场(赶集),恰巧今天是十五大场,街道上热闹非凡。
卢象升左顾右盼,一会儿瞧瞧,这家店铺的陶器;一会儿看看那个摊位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