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将记住霍去病(一)
这篇文章差不多是去年同期所写,当时是为了参与一个比赛的半命题作文“历史将记住___”。后来比赛也无回音,也就作罢了。但是我对于少年将军霍去病的喜爱却久久留在心中。
我并不是历史咖,读过的书其实真的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是跟着自己的兴趣,更不用提研究历史这样严肃的学术行为。但当时我很认真地翻史料、看地图,寻找这位历史的流星留下的痕迹。至于本文,是在历史基础上做了个人的想象。
借文豪试炼场的契机开始更文,最开始是漫无目的随写。但这里我想把我的专栏变成一些人物的介绍、故事或者我的感受,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我心中闪着光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我想试一试。也真的很希望有读者呢,如果没有,也没关系呢。
如果今天我们不必再想过去,如果我们今天只需埋头向前,那倒也不必再说曾经山峦起伏、河川潺潺的土地上有过怎样的故事。
但今天我们要提,要提。
不只因为李世民那句“以史为鉴”,不只因为历史是整个人类群体生命的凝结,更因为四维空间里有太多能让我们惊叹的故事、太多能让我们钦慕的人。历史是一道透过窗子、打在胸中的月光,是每个民族、每个人皮肤上血红色的纹身,是细胞和骨骼里渗透的基因信号。
今天我们要提历史,这条沿贯时空的河。
今天的甘肃是谁收复的?祁连山脉又是谁的战马曾经嘶鸣?以最为年轻的面孔傲然立在古今名将之中的那人,是谁?立下豪言的少年、赚得功名无限——那人,是谁?那七月长安里暴病而去的,是谁?
他隐在薄雾里不言,他不需也不屑告诉世人他的功绩与姓名。
但我们需要他,我们需要记住他。
他,古今中外唯有他:霍去病。
七月的长安宛如一只巨大的蒸笼,仿佛凝聚了整个中原的酷热和湿气。宫城仍然威严,但有些寂寞地立在无风的空气里,费力地喘息。
卧在榻上的青年并不像人们想他那样穿着极其威武雍容的铠甲,而是散着头发、穿着贴身的素色衣物,由侍者盖上华美而舒适的绸被,仿佛每一次呼吸都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
“将军,喝些药吧。”那个给他诞下儿子的侍女伏在榻边,很轻微地说。
看见她,霍去病的心中隐约回忆起了一些曾经的事情。
二十四岁的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后半生将如何度过,他太早地获得荣耀了。就像看戏剧似的,霍去病微合着眼,瘦削的脸上浮起一点血色,眼前流过他这短暂的生命。
他打小知道自己是私生子,但这从未给他带来过耻辱的烙印,反而让他的性子不如寻常少年那么温柔恭顺,他有点“野”。在长安的少年生活惬意从容,几乎使他忘却他的父亲。卫家在他小时候已经获得荣耀,他在王府里长大,那些平常人不可能接触到的典籍和物件儿他却早已习惯。
十五岁的霍去病,元朔四年,被三十岁的天子刘彻一眼相中,封作侍中。
十七岁的霍去病,元朔六年,领八百轻骑一路向西,第一次上战场便杀两千人大胜而归,受封为冠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