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我所理解的核心科幻(王晋康)(2)

2023-03-11科幻王晋康科幻文学 来源:百合文库
核心科幻作品与其它科幻不同的是,它特别依赖于一个好的科幻构思。什么是好的科幻构思?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判别标准:
(1)它应该具有新颖性,是前无古人的,具有冲击力的,在作品中能够自治
(2)它和故事应该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举一个例子,何宏伟关于“分时制”的那个绝妙构思(基于电脑的分时原理,一个女孩在不同的时区片断中同时爱上两个男人),就和故事结构有逻辑上的内在联系。抽去这个内核,整个故事就塌架了但“伤心者”中的科幻构思(数学上微连续)则和故事本身没有内在联系,抽去它,故事丝毫不受影响,所以后一篇就划不到核心科幻中。当然这不妨碍它是一篇以情感人的优秀作品,我亲耳听见不少读者赞赏它。
(3)科幻构思最好有一个坚实的科学内核,能符合科学意义上的正确。这儿所谓的正确只是指它能够存活于现代科学体系之中,不会被现代科学所证伤。或者换一个说法:科幻文学是以世界的统一性为前提的神话故事,是建立在为所有人接受的某种合理性的基础之上,两种说法实际是等效的。“所有人接受的某种合理性”,除了现代科学体系之外,还有什么东西能担当得起呢
上面说的第三个要求就比较高了,因为科幻说到底是文学而不是科学。但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作品就会更厚重,更耐咀嚼,能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冲击。比如《地火》、《十字》等作品就符合第三条标准
创作核心科幻,成功的一个前提就是对科学本身持有炽热的信念。当代中国科幻作家中,大刘何宏伟、江波等的作品中都能随处触摸到他们对科学大厦和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在我的作品中虽然对科学的批判是一个永远的母题,但这些批际是建立在对科学的度诚信仰之上
   
        今天我在这儿提“核心科幻”是有感而发。中国科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立了几个质要的概念科幻不是科普,不承担宣传科学知识的任务,其知识元素或科幻构思不必符合科学意义上的正确。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从此科幻才打碎了梏,真正作为一个文学品种蓬勃发展起来。但事情都是两面的,如果一昧强调这一面,科幻就会抠掉其中的“科”字,被奇幻或其它兄弟文学品种所同化。今天的中国科幻作品中,科学的影响力在下降,作品越来越魔法化,空洞化。新作者们生长在高科技时代,但也许是“久入兰室而不闻其香”,部分人对科学没有深厚的感情,只是把作品中的科学元素当成让人眼花缭乱的道具,作品是视觉的盛宴但缺少科学精神,缺少坚实的科学内核。作为个人来讲,写这样的作品无可非议,前边说过,科幻是个包容性很强的文学品种,完全应该包含这类作品。
读者是多元的,这样的作品自有它的读者群,其数量甚至多于核心科幻的读者群(核心科幻的作品也可以是畅销书,但那主要得益于故事性等元素,因为能够感受“科学本身所具有的震撼力”的读者常常是少数)。但从科幻文学整体来讲,这个趋势最后的结果必将过度消费科幻文学的品牌力量,失去科幻独特的魅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