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君 x 陈村:我以为先锋的东西,网络并没有出现 | 网络文学二十年系列访谈(4)
李强:那时候网络作家还是普遍不自信吧,我看到很多访谈,李寻欢他们就觉得自己只是“写手”而已。
陈村:这也可能是自嘲。有人可能觉得网络没有门槛了,所有人都可以来当“写手”,写作不稀奇了。也许有人会嘲笑他们,其实没必要这样的。到后来他们跟我们是一样的,我在刊物上发表,他们也在发表,我出版,他们也在出版。我叫“作家”,那么凭什么他们叫“网络作家”?不愿意被称作网络作家的这个分歧可以理解。在网上,很多东西是不能持久的。你看榕树下分类,小说的比重其实很小,并不占据中间位置,很多散文、诗歌之类的。小说创作消耗的时间要长得多。
李强:当时大家就想表达一下自己心里所想的,散文、诗歌写起来更便捷、更省事。
陈村:这还跟他们当时的操作程序有关。那时候你走进编辑部就会发现编辑们口中念念有词 “一二三四五六七……”数到第几个字按一下回车键,然后再排。那时程序有这样一个上传模块,但程序自己排不了版,需要人工排整齐了再上传。你想啊,当时来稿量那么大,编辑为了把文章上传上去要消耗很多力气的。而且当时有一个工作量要求,比如说几个小时以内要读多少。当一个编辑被要求完成很大的任务量,他怎么可能还有耐心去读呢?
邵燕君:也就是说在榕树下的时候,仍然是有一个编辑制度来筛选的?
陈村:是的,当然现在网络文学网站也有编辑,但是现在作品是作家自己上传的。但那时候就是投稿机制,实际上跟正规的刊物是一样的。编辑觉得好,就给你发出来,甚至安排一个好位置。
邵燕君:那你觉得这个编辑制度跟期刊的编辑制度区别在哪里呢?
陈村:网络编辑很少退稿。期刊有篇幅的问题,所以绝大部分稿子都退掉了。但是网络上的绝大部分稿子是留下来的。一般都可以留下来,所以大家都蛮开心的,因为可以说话了嘛!以前只有一部分人可以说话,在网络兴起之后很多人都可以说话了,就是所谓的“全民写作”。
邵燕君:所以你对网络文学的期待其实是从对传统文学期刊的压抑开始的,看你现在的表述,传统的期刊有几个压抑的地方,一个是编辑中心制,编辑一般是作为审查者,在1980年代更多的是某种文学趣味的倡导者。还有一个就是版面篇幅的限制,也就是纸媒本身的限制,还有一个就是发表周期的限制。你进入榕树下这样的网站,看到的传统期刊编辑机制在这里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多的是量的变化,就是量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