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一号坦克
德国坦克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就进行了初期的技术发展,但是因为一战的失败而失去了继续发展坦克的资格。但德国人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坦克研制的限制,秘密恢复了坦克研发工作,利用假坦克来演练坦克的各种运用战术。在1920年—1926年期间,冯·西克特将军强调成立快速突击部队,以便实现机械化战争。 而1922年德军的古德里安上校开始以汽车兵为对象,研究摩托化部队战略、战术,逐步形成了发展德国装甲兵的战术思想。同时运用坦克与其他兵种协同作战,提高部队机动性,最终发展为闪电战理论。
1933年,德国军械署要求亨舍尔、曼、莱茵麦塔、克虏伯、戴姆勒-奔驰五家公司分别制造三辆样车,官方设计书所列出的名称为“Kleintraktor”(轻型拖拉机),以掩盖本次研制的真正目标。其中克虏伯公司秘密制造了一辆只有6吨重的LK A1 样车,它可称得上是一号坦克的鼻祖:在小型车体上每侧有4个平衡悬挂式大直径负重轮和2个托带轮、诱导轮后置,炮塔上装有2挺机枪。
随后LK A1发展成为LK B1样车,也称为LaS-Krupp(克虏伯农业拖拉机),诱导轮后置而且接地,托带轮增至3个,单人炮塔上装有2挺MG34型7. 92毫米机枪。采用克虏伯生产的风冷式柴油机。LK B1 实际上就是一号A型坦克的原型车。
同时以“指挥车”的名义制造了一辆LK B2 样车,它的车体较长每侧装有5个负重轮,但诱导轮是前置式。这个设计最初没有被采用,后来在生产一号B型坦克时部分参考了LK B2 的构造。
克虏伯还以“运兵车”的名义制造了LK B3 样车,基本上是没有炮塔LK B1 底盘。它同样只是一种参考结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