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乌纱帽里竟然藏着“铁网筛子”?(2)
——《梦溪笔谈》
幞头可以说就是一张近似矩形的大头巾,有四个角。只是一纯觉得,在详细介绍这件“新奇”事物的使用方法之前,还是有必要先科普一下唐代男士发型修整三步骤:
一
、
把自己的头发盘成髻;
二
、
加内衬;
三
、
最外层包上幞头。
大概是与大唐开放自信的国风有关吧,“唐人好高髻”可是出了名的。无论男女,发型都追求高大,但是,自己的头发不够使怎么办呢?
要么加假发,要么加内衬呗。只是相比起假发之不易获得,幞头加内衬就显得相对容易获得也更为方便了。
幞头内衬称“巾子”,用苎葛、藤草、篾竹在桐木
模具上编织而成,上漆后就可以使用。虽然材质用的是植物纤维不致于太硬,不过看起来也太像今天的铁网筛子了吧!
(巾子)幞头内衬
还有下图这种“英王
踣(bó
)样巾”的款式甚是奇特,好像头上顶着两只包子啊!
英王踣样巾
巾子的编织非常精密,留有很多大小一致的网格孔,方便插入簪子和装饰品,所以唐朝女性也很喜欢使用巾子,这样满头珠翠也不用担心饰品会掉落。
《簪花仕女图》中梳着高髻的女子
为了让大家清晰男士发髻与巾子的关系,一纯还特意画了一幅示意图:
一纯手绘示意图
到了最后包幞头这一步骤的时候,唐朝人先将头巾两角系于脑后,再将剩余两角反系于头顶。
系在脑后的巾子还有剩余部分就是幞头脚,后来有人加长了幞头脚,大概是觉得这样很潇洒吧。后人的画像中,李太白总有两条长长的幞头脚迎风飘扬,杜子美只有两小条幞头脚颤颤巍巍,大概也和个性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