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的乌纱帽里竟然藏着“铁网筛子”?
韩熙载夜宴图·清吹
以往我净瞅着可爱的仕女们,甚少把目光投注于男士身上。
而自从我深刻认识到我国图画大多是手卷体式之后,赏画时便模拟古人从右往左徐徐展开,这也是最能品出味道的。
我从《韩熙载夜宴图》的第一段开始看起,发现第一段“听乐”聚集了大批穿着灰袍衫、戴着“乌纱帽”的男士,这类形象是我印象中典型的古代官员和知识分子形象。
韩熙载夜宴图·听乐
这点是当然的:《韩熙载夜宴图》描绘的是韩熙载府宴会上发生的情景,而韩熙载作为南唐官员,他的社交圈自然也是官员学者了,因此画上之人的身份是可以确定的。
只是,疑惑随之而来——怎么大家伙下班了晚上开party还戴着乌纱帽啊?而且乌纱帽的材质不是硬硬的帽子吗?怎么看起来软趴趴的呢?
影视剧VS古画
不查不知道,一查才发现,原来这种“乌纱帽”原本叫“幞(fú)头
”。在唐朝时“幞头”是贵贱通服的,所以彼时幞头还不是官帽,全国人民都可以戴。
《步辇图》中的西域使者也戴着幞头
《韩熙载夜宴图》是南唐时期的作品,唐以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新兴的大小割据政权基本沿用唐制,所以当时的官员下班了仍戴着幞头也没什么奇怪的。
归根结底,古人无论男女都蓄着长发,男子用幞头拢住头发为的是让发丝不要随意散落,这才是幞头最主要的功能,所以,画中展示的官员下班后不脱幞头再正常不过了,难不成我们还想着他能一甩头发,引吭高歌“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吗?
别说南唐沿袭唐制,其实宋朝的制度也大部分沿袭唐制。宋朝沈括先生在他的《梦溪笔谈》里对社会政治、生活百科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上至国家制度,下到地方行政无不一一剖析,连“幞头”这种日常衣冠也不忘跟读者细致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