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负如来枉负卿(5)
“檀越善心,佛祖定会保佑檀越与檀越的那位友人,平安喜乐,无病无忧。”
随遇听到自己这样说,然后低头提笔,精心绘制一道平安符。
温氏接符道谢,转身欲走,却又被随遇叫住。
他解下手腕上那串佛珠,似乎真的不动心,也不动念。
“檀越,这串佛珠随贫僧多年,颇有灵性,还请檀越代为转交那位友人,算是贫僧一份贺礼。”
温氏点头收下,看他的眼神带着一股莫名的悲哀。他却一如往常模样,无悲无喜。
这一夜的随遇禅师在云床上入定打坐,三日后方才醒来。
信众赞他佛法高深,云游归来后,心境又得突破。
此后的随遇在方丈也圆寂后默默接下了其留下来的担子,挂了数家寺庙的方丈之职,几为佛门所共尊。
然而当年师傅的那句评语,却不知什么时候流传开来。
“随遇方丈佛缘深厚,然而红尘有债。”
“随遇禅师这样的天生佛子,怎么可能红尘有债?莫唬我!”
“人说随遇禅师是天上的佛尊下凡来还债的,我信了前一半,后一半真假也未可知不是?”
世人万般言辞皆入随遇耳中,他却恍如不知一般,趺坐高台,一下一下地敲着木鱼,念诵着经文,似乎要坐化成一尊经世的佛陀。
在这些议论还没有消逝的时候,另一则流言又悄然传开。
说的是宫中有个妃嫔,和护国寺僧人来往过密,寝殿里还有一串那和尚用过的佛珠。
自然有人表示不信,“护国寺可是有随遇禅师坐镇的,哪里有僧人能做出这种事来!怕是有人风头正盛,遭人妒忌,故意造谣污蔑!”
可也有人反驳:“随遇方丈头上可还顶着红尘有债的说法呢,他立身就正了?谁知道那个僧人……说不准就是……”他不指名道姓,话外之意却有所指。
随遇听着这样各式言论往来,忽然便久违的笑了。他想起随因师兄。
很有意思是不是?
明明都是与世人无关的事情,他们却可以用含有最大恶意的言语去揣测,甚至将揣测奉为真实,以正统粉饰自己,而后将这些不知从何而来的恶毒制成武器,捅进他人的心脏。
何其的没有道理,何其的可怜。
温氏再来的时候,他在诵一卷阿弥陀经。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