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的自行车旅行<上>(5)
经过几公里谨慎、小心的砂石路行程,眼前赫然出现一块高大的石碑,路的对面还立有一块写有贵州、广西的牌子,难道这就是界碑?禁不住激动的心情一气冲了过去,围着石碑仔细地打量起来,啊!果然是界碑,而且是立于民国24年(现在看来应该算是文物了吧。),这就要离开贵州了?这一刻心里真像是打翻了五味瓶,离开贵阳几天来,白天都在跟盘山公路、当空的烈日、饥渴、疲劳、疼痛抗争,晚上研究地图、计划行程,然后迅速地进入梦乡,如此重复,从来没有时间想起过为自己的安危操心、惦记的父母,那时候不像现在这样通讯方便,没能及时地与家里联系,让他们随时了解我的情况,想到这就要离开父母,离开家乡了,面对前方吉凶未卜的行程,不由得生出些奇怪的念头:我还能回来吗?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就这样在界碑下足足呆坐了近2个多小时,与其说是休息,到不如说是许多复杂心情的牵扯。所以人啊就是这样,当你盼望已久、苦苦争取的东西突然摆在你的面前,谁能保证你的心情都能像原来想象的那么愉快、满足?这两个多小时的停留,给了我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机会,让我明白了许多,也许人只有停下来,才会认真地思考些问题吧。待思绪平静下来,在贵州、广西一侧分别拍了一张照片,然后面向贵州方向,在心里默默地鞠躬,向牵挂我的父母、关心我的朋友、从未离开过的故乡告别,转身进入广西境内前往异乡的第一站:南丹县。
这是当时拍摄的贵州和广西交界的界碑,最近听说这界碑已经拆掉了,可惜啊。
这是在南丹县的住宿发票。
第一次住在贵州以外的地方,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终于进入广西了。原以为出发前已做足了功课,对广西的气候、地形已然是了如指掌,哪知道进入广西第一天的经历证明,根本就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首先广西不仅比贵州气温高,而且太阳的照射更强烈,让人从头到脚都有被炙烤的感觉。就连公路上的沥青也被烈日晒成了一滩滩黑色的半液体状,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自行车轮在上面滚动时“哗哗”作响,像要粘在地面上一样。加上强劲的南风,骑行的阻力大为增加。从地形上看,广西比贵州确实要平坦些,但毕竟不是平原地带,丘岭、缓坡很多,经常是骑行又不能到达坡顶,推着又费时费力,就这样上车、下车几个小时下来,行进的速度比人步行快不了多少。特别是出南丹县不久便遇上了让人头皮发麻的盘山公路,就这十多公里的盘山路上下就用了近四个小时,经过近一天的挣扎,终于在黄昏时分赶到了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