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文心雕龙知音读后感合计(20)

2022-08-26 来源:百合文库
钟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音,是伯牙心中理想的听众。在高山流水琴音中,钟子期和俞伯牙达到情感的共鸣。西方近现代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每个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已经预设了作品的读者,即“隐含的读者”。钟子期就是俞伯牙预设的隐含的读者向现实的读者的理想的转换。钟子期死后,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没有了能听懂自己琴音的听众,伯牙宁愿不再鼓琴。
这则小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篇名直接取名自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的“知音”,足见刘勰写这篇专论的目的在于论述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艾布拉姆斯在他的著作《镜与灯》中提出了文学活动四要素,读者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没有读者的参与,文学创作并没有最终完成。刘勰更早就意识到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作用,他的知音理论形成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文学批评理论模式。刘勰的知音理论与西方近现代的兴起的读者批评观既有相互契合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
他的知音理论强调读者从已有的审美经验出发,对文本进行接近作者原意的解读,还原作者的本意;充分发挥读者的原有知识积累,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审美体验,探求作品深层的审美意蕴,从而与作者进行跨时空的交流与对话,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一、“知音其难”——
读者与作者的情感相知相通《文心雕龙·知音》篇名取名“知音”,一开篇也是谈“知音”: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2](P435)“知音”一词对俞伯牙来说是指能听懂自己琴音的钟子期,在刘勰的论述里,“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知音”应该是指在艺术接受活动中,读者作为接受主体,要在对作品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正确理解作品的原意,在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揣摩、体验,以接近作者即创作主体的原意,与作者心音相知相通,达到与作者的精神交流和情感共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