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斐多篇读后感合集(6)
2022-08-24 来源:百合文库
死亡并不可怕,死的先者,只是灵魂去到另一个境界寻找更高的智慧,所以在生活中,可能没有鬼到处飘荡,他们都去寻找智慧,在黑暗中相信有志者陪伴我们。
毫不避讳地说,柏拉图的《斐多篇》是笔者度过的为数不多的哲学著作。能够完整读完这篇对话集,一是因为其本身短小,读起来并不吃力,二是杨绛先生的译本,避免了许多哲学术语,较为通俗易懂。
一、生而为死
关于灵魂与肉体的辩论,苏格拉底一直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牵绊与阻碍,肉体会有欲望、会生病、需要荣养,这些都影响着灵魂追求智慧的道路,只有真正不带着肉体的灵魂才是单纯的。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就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所以哲学家一辈子都在追求死亡,追求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
但是,正如主人不会允许自己的牲畜自杀一样。而人只能等待神的召唤,所以苏格拉底把雅典法庭对他的宣判,当做是天神的旨意。而他觉得死亡将使他的灵魂超脱了肉体的羁绊,害怕更是荒谬的。
二、灵魂不死
对于"灵魂不死"的论证,第一是的回忆说,知识就是回忆,认识源于记忆,所以灵魂必定是在生前就以及存在的。第二个论证是万物都具有对立面,都是由它的对立面产生出来的。他用朴素辩证法来证明,大→小,小→大;强→弱,弱→强;快→慢,慢→快;高贵→低贱,低贱→高贵等。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特殊情况下,大能够转化成小,小亦能变化为大,从而推断出一切事物都是有相反的一面,而它也一定就是从相反的一面产生的。如此一来,可见由生到死的过程成立,反之死必然能在一定程度转化成生。又或反推,假如生生死死只是单程地从一头走向另一头,没有来回的圆转循环,我们是否可以推出"睡"如果只有一顺的过程,没有反向,那么睡过去了就不再会醒来。
所以他得出一个生死循环的结论,也正如圣保罗的话:"种子若不死去就不能新生",似乎就是属于这样的一种理论。也正是他这种朴素的辩证法,让我这个本不相信灵魂,坚信唯物主义的人在技巧上一时间也无法反驳。
毫不避讳地说,柏拉图的《斐多篇》是笔者度过的为数不多的哲学著作。能够完整读完这篇对话集,一是因为其本身短小,读起来并不吃力,二是杨绛先生的译本,避免了许多哲学术语,较为通俗易懂。
一、生而为死
关于灵魂与肉体的辩论,苏格拉底一直认为肉体是灵魂的牵绊与阻碍,肉体会有欲望、会生病、需要荣养,这些都影响着灵魂追求智慧的道路,只有真正不带着肉体的灵魂才是单纯的。真正的追求哲学,无非就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所以哲学家一辈子都在追求死亡,追求灵魂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
但是,正如主人不会允许自己的牲畜自杀一样。而人只能等待神的召唤,所以苏格拉底把雅典法庭对他的宣判,当做是天神的旨意。而他觉得死亡将使他的灵魂超脱了肉体的羁绊,害怕更是荒谬的。
二、灵魂不死
对于"灵魂不死"的论证,第一是的回忆说,知识就是回忆,认识源于记忆,所以灵魂必定是在生前就以及存在的。第二个论证是万物都具有对立面,都是由它的对立面产生出来的。他用朴素辩证法来证明,大→小,小→大;强→弱,弱→强;快→慢,慢→快;高贵→低贱,低贱→高贵等。由于在一定程度上,特殊情况下,大能够转化成小,小亦能变化为大,从而推断出一切事物都是有相反的一面,而它也一定就是从相反的一面产生的。如此一来,可见由生到死的过程成立,反之死必然能在一定程度转化成生。又或反推,假如生生死死只是单程地从一头走向另一头,没有来回的圆转循环,我们是否可以推出"睡"如果只有一顺的过程,没有反向,那么睡过去了就不再会醒来。
所以他得出一个生死循环的结论,也正如圣保罗的话:"种子若不死去就不能新生",似乎就是属于这样的一种理论。也正是他这种朴素的辩证法,让我这个本不相信灵魂,坚信唯物主义的人在技巧上一时间也无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