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读后感总汇(26)

2022-08-23 来源:百合文库
“不相往来”,此处强调的,一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大丰富,完全满足了各种的需求;二是人们各安本国,各享天产,各乐其俗,而不图他国财富,不慕他国风俗;三是人人为道,各修其内,各悦其道,内心强大、清静、自然,不求于外。“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指的是一种境界,内心富足又清静自然,并非实指彼此隔绝,断绝往来,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老死不相往来”的意思,也是相去甚远。
综述:
上一章,老子谈“善人”之道。老子的“善人”比现在我们所讲的善人,境界上要高出许多。无亲无疏,无恩无怨,无善无恶,无分无别,谓之善,能达到如此境界之人,谓之“善人”。老子呼应“上善若水”,即上上之善如同水,而作为人,何以“为善”?老子喜欢用否定法,“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和解、化解大的怨恨,只是怒气暂消,余怨在心罢了,这种余怨,就是植根于心的可怕种子,是毒瘤,它根深蒂固,难以根除,它会像恶魔一样缠绕吞噬着人。所以“和大怨”算不上上乘之法,不足以“为善”。那怎么做呢?“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所以圣人只是把财物借出去,至于财物能不能收回来,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你想还、能还,自然会还;你不还,失信于我,定有难言的苦衷,我既不索求,也不去责问,一切只顺其自然。当然,这是老子的一个比喻,言外之意要符合天之道:
损有余补不足。“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所以真正有德的管理者,只把握方向与原则,因为他知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无德的统治者却到处设规则,无事忙,招惹得天怒人怨。“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道很公平,并不是说你今天拿猪头拜他,他就对你好一点,不管你拜与不拜,皆一视同仁,绝无亲疏。天道只会眷顾“善人”,只要符合天道,天道就会永远与你在一起。其实,并不是天道帮你,而是你自己帮自己,因为你与天道合一了。
本章,老子谈“小国寡民”,老子开篇就提出“小国寡民”的体制,君王以国为小,则爱惜国力,以民为寡,则珍惜民力。“小国寡民”,也是落实第六十三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接着,老子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小国寡民”体制下的富庶、繁华以及人人得道的盛况。一是“使有什佰之器而是不用”,说明上位者爱惜国力;二是“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说明上位者爱惜民力;三是“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舟舆、甲兵,皆为国之重器,虽有,说明国家富足,国力强大,但不奢侈,不以兵强天下;四是“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说明政治清明,天下为公;五是“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说明天下大治,百姓幸福美满;第六“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说明国家和睦相处,民众人人可安享晚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