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地认知善恶的读后感集锦(4)
2022-08-21 来源:百合文库
有好多人把这首诗理解为爱情诗,我不否认,你可以从里面读出来一种爱情的味道,这是朦胧诗的一种特点。但事实上,还有一种更为恰当的解释。引用顾城自己的句子:“世界上有一种引人遐想的东西,叫做‘云’;‘云’成其为‘云’是需要距离的,当人们真正走近它时,它就成了‘雾’……”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云”代表的是一种未知。而所谓远和近并没有使得这种未知变得清晰,反而变成了“雾”。其中,你、我、云,是组成顾城最初的哲学的三个部分,这是顾城思想中的三个不同的“我”的视角。在顾城最初的创作理念里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回归自然”。人类最初的创造是不掺杂主观创造欲的,是一种自然而然,像呼吸一样平凡地表达。但是当人们认识到了“表达”之后、在有了语言之后,主观创造欲就跑出来了,宇宙和人就分家了,于是就有了你、我、云,即宇宙、主观的我和未知。
注意,这里的未知是对于主观的我来说的,而对于宇宙,未知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作者会写: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当创造是呼吸时,所创之物便是生命。因为语言是位于创造之后的,所以,对于生命来说,语言其实是次要的,而恢复原本的“宇宙——人”一体才是最紧要的。这就是顾城的思维与哲学。我十分能够理解这样一种思维,但是我难以预料这将是一种怎样的结果。一种艺术一种思维、哲学的散布是需要它的可解读性的;越容易解读就才越容易传播。或许顾城他也曾经在诗的传播与自我艺术当中抉择过,但是很明显他选择了后者。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耶稣,有很多人甚至很多国家是希望烧死耶稣的。既然我站在这里,希望能够读懂顾城,那么我就必须试着还原自己,看看语言外还有什么,也许我需要经历整个世界。说和写是次要的,关键是去做些什么。
二、死亡是没有的。死亡是文化的结果。
我们每天谈文化,文化是哪里来的?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生命的轨迹,因为只有有生命的系统才会有文化的衍生。我们要讲开始,要讲死亡,这是文化最根基的主题。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世界是圆的。然而人的路是直的(至少在我们普通人的视角里是这样的),人是渺小的。人每天在他的小圈子里转啊转,人是容易满足的。人作为一只可怜的容易满足的蚂蚁,一直是在文化流中飘荡的。我们谈死亡,会说今天哪个哪个学校又有学生跳楼了,然而死亡是死人的事情,我们是不能知道的,我们知道的只是文化所给予它的定义。我们说生命开始,那么你能否说清你最早的记忆是在什么时候?很难。它和死亡一样,一个是在你背后,文化流的无限远处的一个点;一个是在你前方,文化流的无限远处的一个点。而我们所无法名状的这一些事物都是我们顺从文化流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是文化告知我们的。
注意,这里的未知是对于主观的我来说的,而对于宇宙,未知几乎是不存在的。所以作者会写: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
当创造是呼吸时,所创之物便是生命。因为语言是位于创造之后的,所以,对于生命来说,语言其实是次要的,而恢复原本的“宇宙——人”一体才是最紧要的。这就是顾城的思维与哲学。我十分能够理解这样一种思维,但是我难以预料这将是一种怎样的结果。一种艺术一种思维、哲学的散布是需要它的可解读性的;越容易解读就才越容易传播。或许顾城他也曾经在诗的传播与自我艺术当中抉择过,但是很明显他选择了后者。毕竟不是人人都是耶稣,有很多人甚至很多国家是希望烧死耶稣的。既然我站在这里,希望能够读懂顾城,那么我就必须试着还原自己,看看语言外还有什么,也许我需要经历整个世界。说和写是次要的,关键是去做些什么。
二、死亡是没有的。死亡是文化的结果。
我们每天谈文化,文化是哪里来的?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了解生命的轨迹,因为只有有生命的系统才会有文化的衍生。我们要讲开始,要讲死亡,这是文化最根基的主题。人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世界是圆的。然而人的路是直的(至少在我们普通人的视角里是这样的),人是渺小的。人每天在他的小圈子里转啊转,人是容易满足的。人作为一只可怜的容易满足的蚂蚁,一直是在文化流中飘荡的。我们谈死亡,会说今天哪个哪个学校又有学生跳楼了,然而死亡是死人的事情,我们是不能知道的,我们知道的只是文化所给予它的定义。我们说生命开始,那么你能否说清你最早的记忆是在什么时候?很难。它和死亡一样,一个是在你背后,文化流的无限远处的一个点;一个是在你前方,文化流的无限远处的一个点。而我们所无法名状的这一些事物都是我们顺从文化流的结果。它们的存在是文化告知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