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大学》总纲读后感摘录(2)

2022-08-21 来源:百合文库

四书之中,《大学》为经义之根本。《大学》的开头的总纲便首先阐明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目,这三纲八目指出了儒门学士的学习修行的目的与所以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就如同《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与任务一样,《大学》也指出了儒家学派的性质与任务。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国与国之间的政治斗争,由浅入深而又贯穿始终地将“正道”灌输到了儒门弟子的心中。
历史上,将《大学》从《小戴礼记》的从属地位中首先单独提出来的是韩愈。在经过两晋南北朝以及安史之乱的黑暗时代之后,儒家学者受佛道两家学术影响颇深,文学上崇尚追求声律辞藻,对仗工整的骈文。而为了解决这一由学术思想影响到社会风气的问题,韩愈为首一批知识分子掀起了古文运动。而为了解决更深层次的政治思想受到佛道两家感染,“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的社会现状,韩愈提出了《大学》中的三纲八目,以此作为儒门学士的学术根本,用天下公义与佛老学说的个人心性相抗衡。自此,《大学》在儒家经义中的地位随着与佛老学术的斗争的深入进行,而变得越发重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了众多学子的政治理想。到了宋代,宋明理学日趋成熟,《大学》的基础地位也越发不可动摇。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格物致知”。在《大学》中,解释“格物致知”的章节失传已久。宋明理学,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对“理”十分重视。相比起着重训诂的汉唐儒学,宋明理学更注重个人思想的阐述,也即“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的以个人学术观点和经文相结合,在原有经义上阐发自己的学术思想。故比起考据经义内容,宋儒更注重研究义理,研究的方法便是致知。《大学》上讲,致知在格物,二程洛学开创性地将“致知”与“格物”合二为一,成为“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也成为了程朱理学的根本立足点。二程认为的“格物”,是“穷至事物之理”,为了认识存在客观事物中的“理”,必须“凡事上穷极其理”,包括读书学习,体察人情等等。而继承了洛学的朱熹,受到了张载气学的影响,认为世间事物是由气产生,由理驱动,所以“理”是“气”形而上的根本,也是物中的“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