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表分析读后感整理(4)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调整的财务费用并不等同于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而仅指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财务费用。
3.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但调整数仅为期间内项目的变化数。这类项目包括: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递延税款贷项(借项)、经营性应收项目、存货以及经营性应付项目。
(1)待摊费用的减少。它表现为两种情况,用算式来表示为:①待摊费用的减少=[(前期发生的待摊费用在本期的摊销+本期新形成的待摊费用在本期的摊销)-本期新形成的待摊销费用];②待摊费用的减少=[本期摊销的全部待摊费用-本期新形成的待摊费用]。第一种情况可归入净利润的计算中,故应加回到净利润;第二种情况没有被包括在净利润中,但确是经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出,应该减去。同是费用的摊销,上例中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摊销以实际发生数进行调整,而对于待摊费用却要以账户的变化额进行调整,原因在于形成新的待摊费用属于经营活动,而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属于投资活动,所以第二种情况不需要对本期新增数进行调整。
(2)预提费用的增加。对预提费用的处理与待摊费用类似,但方向相反。预提费用的增加=本期新形成的预提费用-本期实际支付的预提费用。由于预提费用在预提时形成费用,在结算时才发生现金流,所以前者应当加回到净利润中;而算式中的后者没有被包括在净利润中,但确实是经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出,所以应该减去。
(3)递延税款贷项(减:递延税款借项)。准确地说,该调整项目应称为“递延税款贷项的增加”。由于递延税款贷项的存在,计入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大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所以,在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将这部分加回。这里无需考虑企业是否已经实际缴纳了所得税。
(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对于经营性应收项目有如下等式:经营性应收项目期初余额-本期收到的期初经营性应收项目+本期发生的经营性应收项目-本期收到的本期发生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应收项目期末余额。调整可得: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本期收到的期初经营性应收项目-(本期发生的经营性应收项目-本期收到的本期发生的经营性应收项目)。其中,本期收到的期初经营性应收项目属于没有包括在净利润中的现金流入,应当加上;算式中的后者指的是当期的经营性收入中未收到的现金部分,由于净利润中包含了所有收到现金和未收到现金的收入,所以在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这部分必须减去。
3.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但调整数仅为期间内项目的变化数。这类项目包括:待摊费用、预提费用、递延税款贷项(借项)、经营性应收项目、存货以及经营性应付项目。
(1)待摊费用的减少。它表现为两种情况,用算式来表示为:①待摊费用的减少=[(前期发生的待摊费用在本期的摊销+本期新形成的待摊费用在本期的摊销)-本期新形成的待摊销费用];②待摊费用的减少=[本期摊销的全部待摊费用-本期新形成的待摊费用]。第一种情况可归入净利润的计算中,故应加回到净利润;第二种情况没有被包括在净利润中,但确是经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出,应该减去。同是费用的摊销,上例中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摊销以实际发生数进行调整,而对于待摊费用却要以账户的变化额进行调整,原因在于形成新的待摊费用属于经营活动,而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属于投资活动,所以第二种情况不需要对本期新增数进行调整。
(2)预提费用的增加。对预提费用的处理与待摊费用类似,但方向相反。预提费用的增加=本期新形成的预提费用-本期实际支付的预提费用。由于预提费用在预提时形成费用,在结算时才发生现金流,所以前者应当加回到净利润中;而算式中的后者没有被包括在净利润中,但确实是经营活动发生的现金流出,所以应该减去。
(3)递延税款贷项(减:递延税款借项)。准确地说,该调整项目应称为“递延税款贷项的增加”。由于递延税款贷项的存在,计入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的金额大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金额,其差额没有发生现金流出,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经扣除。所以,在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将这部分加回。这里无需考虑企业是否已经实际缴纳了所得税。
(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对于经营性应收项目有如下等式:经营性应收项目期初余额-本期收到的期初经营性应收项目+本期发生的经营性应收项目-本期收到的本期发生的经营性应收项目=经营性应收项目期末余额。调整可得: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本期收到的期初经营性应收项目-(本期发生的经营性应收项目-本期收到的本期发生的经营性应收项目)。其中,本期收到的期初经营性应收项目属于没有包括在净利润中的现金流入,应当加上;算式中的后者指的是当期的经营性收入中未收到的现金部分,由于净利润中包含了所有收到现金和未收到现金的收入,所以在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这部分必须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