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沉思卷二读后感汇聚(12)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员工在企业里努力工作,除了要获得薪水、尊重和幸福外,必须获得心灵的成长和职业技能的成长。只有具有教育家思维的经营者才能真正培养、扶持他们成长,从而带动企业的成长。
行不言之教,造就更多的经营者,让企业更好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篇二】
王阳明先生这篇《书徐汝佩卷》写于1523年,时年52岁,与之前分享过的《寄杨邃庵阁老书》写于同一年,当时阳明先生因父亲去世居丧丁忧在家,但他也四处讲学,门生很多。这篇文章不是书信,而是记录了他与学生徐汝佩(徐珊)的一段故事。当时朝廷和南宫策士对阳明的心学是攻击朱熹的,是一种异端邪说。阳明先生的门生徐珊在南宫会试(即进士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徐珊意识到自己当初未当面得到阳明先生教诲时,也诋毁过阳明心学,后来亲自得到先生面授致良知,才恍然大悟。现在虽然对阳明心学学习得比较深刻,却未能知行合一付之行动;对阳明心学信之甚笃,却未能说服别人。忘记了当初自己也是非常困惑的,但现在却只会去责备别人。而阳明先生遭受天下人百般耻笑诋毁,但仍淡定从容,谆谆教导,但我却相反,图一时痛快,和先生真是差距甚大呀!所以他发自内心说:“昨承夫子不言之教,珊倾耳而听,若震惊百里”。
阳明先生对于攻击诽谤而表现出的宽容,和老子道德经说的“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同出一辙。他对于徐珊的举动,没有说一句话,却以“不言之教”让学生深刻反思,充分显示了他的智慧和境界。阳明先生对于朝廷及民间不少人认为他的学说是异端邪说时仍以一种包容态度,平心静气,乐观豁达,深刻体现了阳明先生的胸怀格局,这种包容异己对于心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篇文章让我们再次领略了阳明先生的智慧、胸怀、境界、涵养和格局,令人叹服。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篇三】
今天读罢阳明先生的《书徐汝佩卷》,深有感触。徐汝佩身为先生的得意门生,在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时,因为题目中隐含有诋毁阳明先生的内容,遂愤然而出,罢考归隐。当士人以为他行为高尚、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阳明先生却黯然不语。士人听了为汝佩感到不平,将先生的反应告之后,汝佩深刻反省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当初自己在未接触到阳明先生时也对其学说存在不解和诋毁,及至深入接触学习了阳明心学后才明白其学问博大精深,而现在自己学了却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即使自己深信阳明心学理论却无法说服别人,反而急于求成要求别人都认可先生的学说。而先生面对世人的质疑却不急不躁、心平气和日复一日去布道,从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接受、弘扬自己的理论学说。反观自己,一遇别人的诋毁误解就拂䄂而去、闭目塞听,和先生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行不言之教,造就更多的经营者,让企业更好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篇二】
王阳明先生这篇《书徐汝佩卷》写于1523年,时年52岁,与之前分享过的《寄杨邃庵阁老书》写于同一年,当时阳明先生因父亲去世居丧丁忧在家,但他也四处讲学,门生很多。这篇文章不是书信,而是记录了他与学生徐汝佩(徐珊)的一段故事。当时朝廷和南宫策士对阳明的心学是攻击朱熹的,是一种异端邪说。阳明先生的门生徐珊在南宫会试(即进士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徐珊意识到自己当初未当面得到阳明先生教诲时,也诋毁过阳明心学,后来亲自得到先生面授致良知,才恍然大悟。现在虽然对阳明心学学习得比较深刻,却未能知行合一付之行动;对阳明心学信之甚笃,却未能说服别人。忘记了当初自己也是非常困惑的,但现在却只会去责备别人。而阳明先生遭受天下人百般耻笑诋毁,但仍淡定从容,谆谆教导,但我却相反,图一时痛快,和先生真是差距甚大呀!所以他发自内心说:“昨承夫子不言之教,珊倾耳而听,若震惊百里”。
阳明先生对于攻击诽谤而表现出的宽容,和老子道德经说的“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同出一辙。他对于徐珊的举动,没有说一句话,却以“不言之教”让学生深刻反思,充分显示了他的智慧和境界。阳明先生对于朝廷及民间不少人认为他的学说是异端邪说时仍以一种包容态度,平心静气,乐观豁达,深刻体现了阳明先生的胸怀格局,这种包容异己对于心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篇文章让我们再次领略了阳明先生的智慧、胸怀、境界、涵养和格局,令人叹服。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篇三】
今天读罢阳明先生的《书徐汝佩卷》,深有感触。徐汝佩身为先生的得意门生,在参加进士科举考试时,因为题目中隐含有诋毁阳明先生的内容,遂愤然而出,罢考归隐。当士人以为他行为高尚、不为五斗米折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时,阳明先生却黯然不语。士人听了为汝佩感到不平,将先生的反应告之后,汝佩深刻反省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当初自己在未接触到阳明先生时也对其学说存在不解和诋毁,及至深入接触学习了阳明心学后才明白其学问博大精深,而现在自己学了却无法做到知行合一、即使自己深信阳明心学理论却无法说服别人,反而急于求成要求别人都认可先生的学说。而先生面对世人的质疑却不急不躁、心平气和日复一日去布道,从而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接受、弘扬自己的理论学说。反观自己,一遇别人的诋毁误解就拂䄂而去、闭目塞听,和先生的差距实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