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苏轼读后感摘录(2)
2022-08-20 来源:百合文库
行香子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①,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注】①《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短暂。
(1)本词上阕前三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2)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来看,词人真的想归隐吗?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①以景起兴,引起下文的抒情议论,引发对人生意义的深沉思索,为下阙抒发不如归去之意做铺垫。(3分)
②对比反衬。幽静的夜晚,如银的月色,满杯的美酒,以眼前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与下文人生中为名利劳神费力做对比,反衬追名逐利的无聊。(2分)
(2)这首词的确流露了词人在政治上的苦闷情绪,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一种不被知遇的感慨,名利在作者眼里如过眼云烟,建功立业的抱负难以实现,于是想到远离官场,归隐田园;(2分)但几时归去表明作者并不厌弃人生,只想功成身退,从中看到的仍然是他的旷达。
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斟时浮想翩翩,抒写了狂放的浪漫主义激情。苏轼正为政治纷争所困扰,心情苦闷,因而他这时没有把酒问青天也没有起舞弄清影,而是严肃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月夜的空阔神秘,阒寂无人,正好冷静地来思索人生,以求解脱。苏轼以博学雄辩著称,在诗词里经常发表议论。此词在描述了抒情环境之后便进入玄学思辩了。作者曾在作品中多次表达过人生如梦的主题思想,但在这首词里却表达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说明: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劳神费力的,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作者为说明人生的虚无,从古代典籍里找出了三个习用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