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的丸子汤读后感合计(38)
2022-08-18 来源:百合文库
看看!简直就是一个跨国的厨子!这时的汪曾祺,也开始从中国吃到美国,吃向世界了。他的影响力,也从国内走向台湾,走向了华语世界的作家中。他的作品,在美国华文报纸登出,他的书版权转授到台湾。他在台湾已经很有影响力了。
[延伸阅读]汪曾祺与吃
前几年,黄裳有一篇长文《也说曾祺》,开篇就说:“曾祺的创作,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其终极精神所寄是‘诗’。”这实在是很有见地。汪曾祺是特别热爱生活的人,他热爱一切劳动以及劳动所创造的美。
汪曾祺一生喜欢吃,喜欢写吃,喜欢“鼓捣”吃。他生前编辑的仅有的"一本书《知味集》,于上世纪90年代出版,就是关于吃。他亲自写了征稿小启,寄给朋友:
“浙中清馋,无过张岱,白下老饕,端让随园。中国是一个很讲究吃的国家,文人很多都爱吃,会吃,吃得很精;不但会吃,而且善于谈吃……现在把谈吃的文章集中成一本,想当有趣。凡不厌精细的作家,盍兴乎来,八大菜系、四方小吃、生猛海鲜、新摘园蔬,暨酸豆汁、臭千张,皆可一谈。或小市烹鲜,欣逢多年之故友;佛院烧笋,偶得半日之清闲。婉转亲切,意不在吃,而与吃有关者,何妨一记?”
其实他很早就开始谈吃,《汪曾祺全集》卷八中有致好友朱德熙的书信18通,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所谈除民歌、昆虫、戏剧和语言学外,就是吃。在70年代的一封信中,他教朱德熙做一种“金必度汤”,原料无非是菜花、胡萝卜、马铃薯、鲜蘑和香肠等,可做工考究,食材全部要切成小丁,汤中还要倒上一瓶牛奶,起锅后还要撒上胡椒末,汪曾祺称之为西菜,我看可谓是“细菜”。
1977年汪曾祺在给朱德熙的信中说到他发明的一道菜,塞馅回锅油条,说是极有味,“嚼之声动十里人”。
他的散文《宋朝人的吃喝》、《葵》、《薤》,未写之前都在给朱德熙的信中提到过。他在1973年给朱德熙的一封信中还说:“我很想退休之后,搞一本《中国烹饪史》,因为这实在很有意思,而我又还颇有点实践,但这只是一时浮想耳。”
[延伸阅读]汪曾祺与吃
前几年,黄裳有一篇长文《也说曾祺》,开篇就说:“曾祺的创作,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其终极精神所寄是‘诗’。”这实在是很有见地。汪曾祺是特别热爱生活的人,他热爱一切劳动以及劳动所创造的美。
汪曾祺一生喜欢吃,喜欢写吃,喜欢“鼓捣”吃。他生前编辑的仅有的"一本书《知味集》,于上世纪90年代出版,就是关于吃。他亲自写了征稿小启,寄给朋友:
“浙中清馋,无过张岱,白下老饕,端让随园。中国是一个很讲究吃的国家,文人很多都爱吃,会吃,吃得很精;不但会吃,而且善于谈吃……现在把谈吃的文章集中成一本,想当有趣。凡不厌精细的作家,盍兴乎来,八大菜系、四方小吃、生猛海鲜、新摘园蔬,暨酸豆汁、臭千张,皆可一谈。或小市烹鲜,欣逢多年之故友;佛院烧笋,偶得半日之清闲。婉转亲切,意不在吃,而与吃有关者,何妨一记?”
其实他很早就开始谈吃,《汪曾祺全集》卷八中有致好友朱德熙的书信18通,从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所谈除民歌、昆虫、戏剧和语言学外,就是吃。在70年代的一封信中,他教朱德熙做一种“金必度汤”,原料无非是菜花、胡萝卜、马铃薯、鲜蘑和香肠等,可做工考究,食材全部要切成小丁,汤中还要倒上一瓶牛奶,起锅后还要撒上胡椒末,汪曾祺称之为西菜,我看可谓是“细菜”。
1977年汪曾祺在给朱德熙的信中说到他发明的一道菜,塞馅回锅油条,说是极有味,“嚼之声动十里人”。
他的散文《宋朝人的吃喝》、《葵》、《薤》,未写之前都在给朱德熙的信中提到过。他在1973年给朱德熙的一封信中还说:“我很想退休之后,搞一本《中国烹饪史》,因为这实在很有意思,而我又还颇有点实践,但这只是一时浮想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