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声音来传递的读后感集合(6)
2022-08-18 来源:百合文库
诵诗歌情怀
2017年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朗读亭迎来了一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朗诵者——交大留学生。
“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于是你背离了家乡。道路曲折而幽长,一路西行,风云朔怆”南草坪上,来自俄罗斯留学生妮琳的声音温柔婉转,她与其他五位外国留学生一起,接力朗诵着这首校庆诗《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来自世界各国的声音用朗读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交大的爱,“朗读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们因为诗歌聚在一起。”她说道,“我们的语言不同,诗歌散文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但是朗读是一样的,都是将自己的故事大声读出来。”
在人群中,一位热爱创作的来自赞比亚的医学院留学生林圭同学引人瞩目,他在朗读亭里朗读的是他自己创作的散文《与青春不止遇见》,追忆他来到中国的留学时光。林圭曾在学校的朗诵比赛里担任主持人,而也正是这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经历,给予了他写作的灵感。林圭谈到,“主持人的经历让我在中国、在交大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段时光令人难忘也令人回味,所以我希望能够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用汉语来讲述我在中国的故事。”他希望把这次朗读送给自己、送给交大、送给中国。
无论是否肤色相同,诗歌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来自建筑31的刘露在手臂受伤打着石膏的情况下仍然来到了朗读亭参加这次活动,她说“朗读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向往,不同的声音就是对经典不同的诠释和演绎,在朗读中,作品有了新的生命。”
传心中能量
朗读,读出的是态度,更是一种能量。
电信学院徐卓教授,自从开始学会用“读”这种方式来理解文字开始,就爱上了朗读。当年,他读毛泽东诗词,读方志敏,直到现在,对他而言,朗读“已经成为了习惯”。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他用朗读来传授知识,用朗读来抒发真情,“艺术与科学不分家”这句话在徐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天,他朗读了五年前创作的长诗“我的https://simgs.baihewenku.com/upload/77/78”,表达他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高考生如今的感恩之情。他说:“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第四十周年,我将这首诗献给1977年、1978年参加全国高考的1160万考生和录取的67万大学生。”徐老师还组建了一支朗读队,号召同事和学生们一起朗读。
2017年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朗读亭迎来了一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朗诵者——交大留学生。
“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于是你背离了家乡。道路曲折而幽长,一路西行,风云朔怆”南草坪上,来自俄罗斯留学生妮琳的声音温柔婉转,她与其他五位外国留学生一起,接力朗诵着这首校庆诗《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来自世界各国的声音用朗读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交大的爱,“朗读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们因为诗歌聚在一起。”她说道,“我们的语言不同,诗歌散文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但是朗读是一样的,都是将自己的故事大声读出来。”
在人群中,一位热爱创作的来自赞比亚的医学院留学生林圭同学引人瞩目,他在朗读亭里朗读的是他自己创作的散文《与青春不止遇见》,追忆他来到中国的留学时光。林圭曾在学校的朗诵比赛里担任主持人,而也正是这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经历,给予了他写作的灵感。林圭谈到,“主持人的经历让我在中国、在交大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段时光令人难忘也令人回味,所以我希望能够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用汉语来讲述我在中国的故事。”他希望把这次朗读送给自己、送给交大、送给中国。
无论是否肤色相同,诗歌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来自建筑31的刘露在手臂受伤打着石膏的情况下仍然来到了朗读亭参加这次活动,她说“朗读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向往,不同的声音就是对经典不同的诠释和演绎,在朗读中,作品有了新的生命。”
传心中能量
朗读,读出的是态度,更是一种能量。
电信学院徐卓教授,自从开始学会用“读”这种方式来理解文字开始,就爱上了朗读。当年,他读毛泽东诗词,读方志敏,直到现在,对他而言,朗读“已经成为了习惯”。作为一名物理老师,他用朗读来传授知识,用朗读来抒发真情,“艺术与科学不分家”这句话在徐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今天,他朗读了五年前创作的长诗“我的https://simgs.baihewenku.com/upload/77/78”,表达他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第一批高考生如今的感恩之情。他说:“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第四十周年,我将这首诗献给1977年、1978年参加全国高考的1160万考生和录取的67万大学生。”徐老师还组建了一支朗读队,号召同事和学生们一起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