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你学《抓阄》读后感合集(4)
2022-08-17 来源:百合文库
⑤第五次,父亲改变初衷,决定让两个孩子都去上学。
4.小结:是什么促使这个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呢?(父与子、姐与弟之间的亲情)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把“亲情”抒写得淋漓尽致,能让人深感此文的语言美。
四、作业。
1.把故事说给家人听。
2.画记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画一幅“父亲”肖像图。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说说情节的曲折。
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的内心。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的无可奈何”。
1.小组交流,展示学生所画的父亲肖像图,说说是根据哪些词句画的?
2.品析词句,体会人物内心。
师: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父亲怎样的内心?
①“蹲……一声不吭……抽……”为难,在考虑如何向姐弟俩开口。
②“迟疑了一下……”还有些犹豫。
③“沉吟了半天……”决定很艰难。
④“尴尬地笑笑,咳了一声……”不忍心,难过。
3.看省略号,体会人物内心。
师:除了这些入木三分的词句外,还有文中的省略号,它也蕴涵着丰富的感情。
①“明天……学校就要开学了……”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
②“不过,你俩……只能去一个。”不忍说出这个痛苦的决定,决定很艰难。
4.人物形象再现:从此段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贫穷,饱经沧桑,爱孩子却又无可奈何)
5.自主选读:把本段中最让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6.小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体会父亲内心的?(品词句、看省略号)
过渡: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用此法继续学习第3、4、5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
(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姐弟俩互相谦让,父亲为儿女不辞辛劳”。
1.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你要给文中三个人物选画一幅图,你准备从三、四、五自然段中选出哪个场面呢?为什么?
4.小结:是什么促使这个故事的情节一波三折的呢?(父与子、姐与弟之间的亲情)作者用细腻的描写把“亲情”抒写得淋漓尽致,能让人深感此文的语言美。
四、作业。
1.把故事说给家人听。
2.画记文中描写父亲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受,画一幅“父亲”肖像图。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说说情节的曲折。
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的内心。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父亲的无可奈何”。
1.小组交流,展示学生所画的父亲肖像图,说说是根据哪些词句画的?
2.品析词句,体会人物内心。
师:说说,你从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了父亲怎样的内心?
①“蹲……一声不吭……抽……”为难,在考虑如何向姐弟俩开口。
②“迟疑了一下……”还有些犹豫。
③“沉吟了半天……”决定很艰难。
④“尴尬地笑笑,咳了一声……”不忍心,难过。
3.看省略号,体会人物内心。
师:除了这些入木三分的词句外,还有文中的省略号,它也蕴涵着丰富的感情。
①“明天……学校就要开学了……”说话断断续续,欲言又止。
②“不过,你俩……只能去一个。”不忍说出这个痛苦的决定,决定很艰难。
4.人物形象再现:从此段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贫穷,饱经沧桑,爱孩子却又无可奈何)
5.自主选读:把本段中最让你感动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6.小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是运用什么方法体会父亲内心的?(品词句、看省略号)
过渡: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用此法继续学习第3、4、5自然段,体会人物内心。
(二)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体会“姐弟俩互相谦让,父亲为儿女不辞辛劳”。
1.小组合作学习:如果你要给文中三个人物选画一幅图,你准备从三、四、五自然段中选出哪个场面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