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的读后感集合(14)
2022-08-15 来源:百合文库
以课文内容为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场交流如何引出所读的书。概括内容教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三要素,用三句话简要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议和联是读后感的重难点,学生不知道议论什么,联系什么。于是,我让学生联系主标题,从文中找出描写主标题的内容,然后对比生活中的自己做到了议论鲁滨逊的内容了没有,最后进行总结。
从学生的初次习作成果来看,存在的问题有:感点概括的太大,太多,与下文内容形成了头重脚轻的状况;议论内容与感点脱节,南辕北辙;联系生活部分有的学生写的过于具体,细节描写太多;段与段的过渡意识太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我的教学还缺乏“一线串珠”的思路,从学生习作作品整体性不强即可看出,在习作评讲课上,我将补充并引导学生着眼点要小,议论和主题要照应,联系生活不光可以联系自身,还可以联系社会,联系身边人、身边事。
读后感作文教学反思2
《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
一、破译“复述内容式”读后感的形象密码
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为什么不能大段大段复述故事内容”很多同学表示疑惑。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怎样解释就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呢,于是我从两个方面作更多尝试。我问同学:“你大段复述故事内容意义何在?”学生大都回答:“最精彩的故事我想与同学们分享呀。”这一回答言之有理,可我立刻找到了反驳的理由:“最精彩的故事内容如果读者要看的话,你认为是看你写的呢还是去找原文(原著)读呢?”学生思考后明白了,如果要读的话,自然不如找来原文原著读好。
为了让学生弄清读后感的重点在于写“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上课的时候,我灵光一现,用了这样一句来归纳:“读后感不是读后抄。如果大段大段地复述故事内容的话,那就成了‘读后抄’。”如此形象的比喻,很快让学生谨记在心,有了初步的体验。大部分同学都注意到了在自己的读后感中,用三言两语高度概括文章内容,集中精力写好自己的感受。问题是,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写着写着就又把故事内容写下来了。于是,我作了一条硬性的规定:文章内容最多不能超过100字左右。这样一来,对学生的约束力就起了作用了。
从学生的初次习作成果来看,存在的问题有:感点概括的太大,太多,与下文内容形成了头重脚轻的状况;议论内容与感点脱节,南辕北辙;联系生活部分有的学生写的过于具体,细节描写太多;段与段的过渡意识太差。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我的教学还缺乏“一线串珠”的思路,从学生习作作品整体性不强即可看出,在习作评讲课上,我将补充并引导学生着眼点要小,议论和主题要照应,联系生活不光可以联系自身,还可以联系社会,联系身边人、身边事。
读后感作文教学反思2
《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
一、破译“复述内容式”读后感的形象密码
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为什么不能大段大段复述故事内容”很多同学表示疑惑。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怎样解释就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呢,于是我从两个方面作更多尝试。我问同学:“你大段复述故事内容意义何在?”学生大都回答:“最精彩的故事我想与同学们分享呀。”这一回答言之有理,可我立刻找到了反驳的理由:“最精彩的故事内容如果读者要看的话,你认为是看你写的呢还是去找原文(原著)读呢?”学生思考后明白了,如果要读的话,自然不如找来原文原著读好。
为了让学生弄清读后感的重点在于写“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上课的时候,我灵光一现,用了这样一句来归纳:“读后感不是读后抄。如果大段大段地复述故事内容的话,那就成了‘读后抄’。”如此形象的比喻,很快让学生谨记在心,有了初步的体验。大部分同学都注意到了在自己的读后感中,用三言两语高度概括文章内容,集中精力写好自己的感受。问题是,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写着写着就又把故事内容写下来了。于是,我作了一条硬性的规定:文章内容最多不能超过100字左右。这样一来,对学生的约束力就起了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