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止的读后感汇编(16)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所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你应该知道《大学》和“大学”的意义!
《大学》读书笔记6
《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并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大学》可谓一部全方位的理论教科书。他的教育对象下从庶民,中到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现今国民教育的“大、中、小学”的“大学”。《大学》的“大”博大的“大”,是老大的“大”。《大学》是博大精深,至高无尚的意思。因为他讲的是人类社会各种学问中居于首位的、最博大精深的道理。
回顾我国古今成功与失败的人物我们就会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不论是怀有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他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原文
庖丁解牛(选自王先谦《庄子集解》本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向(通“响”)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盖至此乎(8)?”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导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軱乎(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4),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7)。”
《大学》读书笔记6
《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并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大学》可谓一部全方位的理论教科书。他的教育对象下从庶民,中到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读《大学》时绝不能把“大学”这个概念理解为现今国民教育的“大、中、小学”的“大学”。《大学》的“大”博大的“大”,是老大的“大”。《大学》是博大精深,至高无尚的意思。因为他讲的是人类社会各种学问中居于首位的、最博大精深的道理。
回顾我国古今成功与失败的人物我们就会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由此可知今人不论是怀有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并想尽早实现自己的理想,认真学习和研读一下《大学》并按他所说的原则修炼自己,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原文
庖丁解牛(选自王先谦《庄子集解》本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1),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2),砉然向(通“响”)然(3),奏刀騞然(4),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5),乃中经首之会(6)。
文惠君曰:“嘻(7),善哉!技盖至此乎(8)?”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9)。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10)。依乎天理(11),批大郤(12),导大窾(13),因其固然(14)。技经肯綮之未尝(15),而况大軱乎(16)!良庖岁更刀,割也(17);族庖月更刀(18),折也(1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0)。彼节者有间(21),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2),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3),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24),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25),如土委地(26)。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