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读后感2汇集(22)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作者是罗大伦,他讲《大国医》上了百家讲坛,《古代的中医》这本书估计是《大国医》的讲稿修订出来的。据说也给人开方子,且管用,然而他的文章多看了几本后,发现某些例子反复出现,只能作出结论:他应该并没有太多诊疗经验。
也可能是我的错判,因为中药本来就说不来是不是真的有效,况且也不告知副作用。治好的少,没作用的时候多,恐怕是常态。
看完这个书才发现,原来中医作为一种职业,作为谋生或者发财的工具的话,也是很可怕的。医患关系,从古到今,其实都没有好过,现在发生的一切,从前也都发生过。书里的七位名医,都是真的`有医者之心的人。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被说滥了。上学看历史课本的时候,没这么觉得,开始自己看各种杂书的时候,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开始有了多角度的了解之后,才发现,人性不变,人和人之前的事情,都不会变到哪儿去。
书上提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杭州,“我不知道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是如何评价,……可是从王孟英医案里看到的却是,从此物价飞涨,饥荒遍地,老百姓在逃亡中死去无数。”想起来历史课本上对太平天国的比较高的评价,也想到了太平天国的很多让人觉得很荒唐的事。如果它真的救世,它不会那么腐败,如果它真的得民心,它不会那么快灭亡。
古代的各种科学和科学的雏形,都是无数次试错的成果,在自然科学各领域如此,在医学尤其如此,人口最多的中国,是试错机会最多的。中医本身就建立在活生生的人当成小白鼠的各种尝试的基础上。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看问题,应该是比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什么都一切了之的方式有道理。
但我总是觉得,科学就是科学,如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是不断进步的,如果是用实证精神来去研究的,那不管思路是中医式还是西医式,只要是有理有据有逻辑,那对一个问题的判断和结论应该最后都能达到一致的结论。也有很多问题,的确已经达成一致了,比如对咳嗽、感冒、发烧的认识,有很多中医书和西医书都在强调,它们是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如果抑制,是在给自己帮倒忙。
也可能是我的错判,因为中药本来就说不来是不是真的有效,况且也不告知副作用。治好的少,没作用的时候多,恐怕是常态。
看完这个书才发现,原来中医作为一种职业,作为谋生或者发财的工具的话,也是很可怕的。医患关系,从古到今,其实都没有好过,现在发生的一切,从前也都发生过。书里的七位名医,都是真的`有医者之心的人。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被说滥了。上学看历史课本的时候,没这么觉得,开始自己看各种杂书的时候,对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开始有了多角度的了解之后,才发现,人性不变,人和人之前的事情,都不会变到哪儿去。
书上提到了太平天国时期的杭州,“我不知道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是如何评价,……可是从王孟英医案里看到的却是,从此物价飞涨,饥荒遍地,老百姓在逃亡中死去无数。”想起来历史课本上对太平天国的比较高的评价,也想到了太平天国的很多让人觉得很荒唐的事。如果它真的救世,它不会那么腐败,如果它真的得民心,它不会那么快灭亡。
古代的各种科学和科学的雏形,都是无数次试错的成果,在自然科学各领域如此,在医学尤其如此,人口最多的中国,是试错机会最多的。中医本身就建立在活生生的人当成小白鼠的各种尝试的基础上。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看问题,应该是比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什么都一切了之的方式有道理。
但我总是觉得,科学就是科学,如果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是不断进步的,如果是用实证精神来去研究的,那不管思路是中医式还是西医式,只要是有理有据有逻辑,那对一个问题的判断和结论应该最后都能达到一致的结论。也有很多问题,的确已经达成一致了,比如对咳嗽、感冒、发烧的认识,有很多中医书和西医书都在强调,它们是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如果抑制,是在给自己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