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国度的读后感精练(6)
2022-08-10 来源:百合文库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是关于茶最早的传说。茶源于中国,这一点是我们国人值得自豪的地方。茶经历了食用,药用,饮用三大阶段。这三大阶段也并不是完全分开的,只是某一个在某个时代处于主导地位而已。原始社会时代,由于食物缺乏,人们把茶当做食物,食茶占有主要角色。随着食茶而带来的益处,人们又了解了茶的药用功能,茶开始以药用为主导。茶被作为饮料是在汉代,但是这个时候茶仅仅作为兴奋提神和解酒的饮料,“倾须精爽键,忽似氛埃灭”,但并没有上升到精神内涵。当然这个转变已经显示出我们祖先认识事物并加以运用的超凡能力。茶被赋予文化内涵是在魏晋时代,陆纳以茶待客,刘琨以茶解闷,“茶祖”诸葛亮以茶养德的故事体现了那些政治家们提倡的以茶养廉。自此,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茶文化在唐代达到极其繁盛的地步,茶道正式出现,“茶圣”陆羽也出现于这个时代。
宋代出现斗茶,“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晚明时的茶更是上升到了艺术的高阶段,茶画茶扇很流行。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茶上升到精神阶段,是我们祖先的高明之处。茶道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茶道正式出现在唐代,其精神内涵也在唐代以后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其基本精神包括四点,即和,静,怡,真。
和,儒家从太和的哲学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为“春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美;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等。
静,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静以修身。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达到天人合一。儒家和佛家也把静视为归根复命之学。古往今来,无论是道士高僧还是文人雅士,抑或达官显贵都把“静”视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
宋代出现斗茶,“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晚明时的茶更是上升到了艺术的高阶段,茶画茶扇很流行。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把茶上升到精神阶段,是我们祖先的高明之处。茶道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茶道正式出现在唐代,其精神内涵也在唐代以后不断丰富和发展,但其基本精神包括四点,即和,静,怡,真。
和,儒家从太和的哲学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其对和的诠释在茶事活动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如在泡茶时表现为“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时表现为“春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伦之美;在饮茶过程中表现为“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谦和之仪等。
静,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静以修身。中国茶道正是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与大自然浑然一体,达到天人合一。儒家和佛家也把静视为归根复命之学。古往今来,无论是道士高僧还是文人雅士,抑或达官显贵都把“静”视为茶道修习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