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渊明不折腰读后感合集(18)
2022-07-08 来源:百合文库
突然,他的秘书(县吏)提醒道:“老爷,您去参见刘督邮,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而且要带上一份厚礼,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啊!”
一向正直清高不愿向百姓搜刮钱财的陶渊明不听则已,一听便长叹一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怎么能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鱼肉百姓的小人卑躬屈膝!
陶渊明是个理智的人,他的几次辞官,都会讲究策略,总是找个借口辞官,免得得罪上司。这次当然又不敢当面得罪督邮,碰巧他的妹妹死了,于是与前几次辞官一样,找借口,说要去奔丧,遂解绶去职,毅然离开了只当了83天的县令职位。陶渊明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以及13年来断断续续做了5次官和其辞官隐退归耕中徘徊的矛盾生活,自此结束。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躬耕自资,安贫乐道,悠游世外”的田园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故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艰辛的。因为不劳作就没有收获,若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
陶渊明归田之初,生活尚可,后来一直贫困。义熙四年,在陶渊明44岁时,一场灾祸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雪上加霜。这年夏天,陶渊明笔下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58岁的陶渊明生活已近绝境。有时,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一向正直清高不愿向百姓搜刮钱财的陶渊明不听则已,一听便长叹一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怎么能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鱼肉百姓的小人卑躬屈膝!
陶渊明是个理智的人,他的几次辞官,都会讲究策略,总是找个借口辞官,免得得罪上司。这次当然又不敢当面得罪督邮,碰巧他的妹妹死了,于是与前几次辞官一样,找借口,说要去奔丧,遂解绶去职,毅然离开了只当了83天的县令职位。陶渊明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以及13年来断断续续做了5次官和其辞官隐退归耕中徘徊的矛盾生活,自此结束。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躬耕自资,安贫乐道,悠游世外”的田园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故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艰辛的。因为不劳作就没有收获,若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
陶渊明归田之初,生活尚可,后来一直贫困。义熙四年,在陶渊明44岁时,一场灾祸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雪上加霜。这年夏天,陶渊明笔下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58岁的陶渊明生活已近绝境。有时,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