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夜颂读后感50字收集(8)
2022-07-07 来源:百合文库
二、演讲现场的紧张感
鲁迅的演讲现场除了这样的或热烈、火爆,或亲切、愉快的氛围,其实是更有一种紧张感的。郁达夫就听鲁迅这样谈到一次演讲的复杂背景:“大学里来请我演讲,伪君子正在庆幸机会到了,可以罗织成罪我的证据。但我却不忙不迫的讲了些魏晋人的风度之类,而对于时局和政治,一个字也不曾提起”。[8]这里所说的,大概就是1927年7月23日、26日在国民政府政府广州教育局主办的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作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次演说。正是在一个星期以前,国民政府发动了“七一五大屠杀”,因此,这次请鲁迅演说显然是暗含杀机,同时也是一个陷阱。鲁迅既不正面触及“时局和政治”,又多有种种暗示,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这其间的言说困境与挣扎,是应该细心体察的。绝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鲁迅是在不自由的状态下作公开演说的。鲁迅对此是有清醒的意识,并且保持了高度警惕的。
在前面所提到的王志之的回忆中还提供了一个细节:在鲁迅作露天演说时,有学生想照相,鲁迅却总是躲开不让照,后来他解释说:“他们先不给我说,我知道是什么人!”[9]这样的被监视的阴影是始终笼罩着鲁迅的演讲活动的,对他的心境,以至演说内容、言说方式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鲁迅在与郁达夫的谈话中特地提到“伪君子”,即教育、学术界的“正人君子”,文化、新闻界的流氓文人,这其实也是构成了一个阴影的。鲁迅曾谈到这样一位“文学家”,她在一篇所谓“素描”里,说“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并且是‘南腔北调’”。鲁迅回应说:“前两点我很惊奇,后一点可是十分佩服了。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鲁迅甚至干脆把自己的论文集定名为《南腔北调集》。[10]鲁迅是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与话语体系中“不入调,不入流”的异质性与边缘性的。
三、心怀警戒
这同时意味着,鲁迅对公开演讲者所扮演的公众角色,是心怀警戒的,或者说是他所不习惯,不自在,甚至是要竭力回避的。他几乎在每一次演讲的开头,都要反复地申说:“我自己觉得我的讲话不能使诸君有益或者有趣,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什么事,但推脱的时间太长久了,所以终于不能不到这里来说几句”(《未有天才之前》);“我不会演讲,也想不出什么可讲的”(《关于知识阶级》);“我没有整篇的鸿论,也没有高明的见解”(《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我的演讲“没有什么可听”而且“无聊”(《无声的中国》);“这学校是邀过我好几次了,我总是推宕着没有来”(《革命时代的文学》);“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读书杂谈》)等等。不能把这些话看作是演讲者照例的谦辞,至少鲁迅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这正是显示了鲁迅在演讲时内在的紧张感。
鲁迅的演讲现场除了这样的或热烈、火爆,或亲切、愉快的氛围,其实是更有一种紧张感的。郁达夫就听鲁迅这样谈到一次演讲的复杂背景:“大学里来请我演讲,伪君子正在庆幸机会到了,可以罗织成罪我的证据。但我却不忙不迫的讲了些魏晋人的风度之类,而对于时局和政治,一个字也不曾提起”。[8]这里所说的,大概就是1927年7月23日、26日在国民政府政府广州教育局主办的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上作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次演说。正是在一个星期以前,国民政府发动了“七一五大屠杀”,因此,这次请鲁迅演说显然是暗含杀机,同时也是一个陷阱。鲁迅既不正面触及“时局和政治”,又多有种种暗示,坚持了自己的原则。这其间的言说困境与挣扎,是应该细心体察的。绝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鲁迅是在不自由的状态下作公开演说的。鲁迅对此是有清醒的意识,并且保持了高度警惕的。
在前面所提到的王志之的回忆中还提供了一个细节:在鲁迅作露天演说时,有学生想照相,鲁迅却总是躲开不让照,后来他解释说:“他们先不给我说,我知道是什么人!”[9]这样的被监视的阴影是始终笼罩着鲁迅的演讲活动的,对他的心境,以至演说内容、言说方式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鲁迅在与郁达夫的谈话中特地提到“伪君子”,即教育、学术界的“正人君子”,文化、新闻界的流氓文人,这其实也是构成了一个阴影的。鲁迅曾谈到这样一位“文学家”,她在一篇所谓“素描”里,说“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并且是‘南腔北调’”。鲁迅回应说:“前两点我很惊奇,后一点可是十分佩服了。真的,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鲁迅甚至干脆把自己的论文集定名为《南腔北调集》。[10]鲁迅是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与话语体系中“不入调,不入流”的异质性与边缘性的。
三、心怀警戒
这同时意味着,鲁迅对公开演讲者所扮演的公众角色,是心怀警戒的,或者说是他所不习惯,不自在,甚至是要竭力回避的。他几乎在每一次演讲的开头,都要反复地申说:“我自己觉得我的讲话不能使诸君有益或者有趣,因为我实在不知道什么事,但推脱的时间太长久了,所以终于不能不到这里来说几句”(《未有天才之前》);“我不会演讲,也想不出什么可讲的”(《关于知识阶级》);“我没有整篇的鸿论,也没有高明的见解”(《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我的演讲“没有什么可听”而且“无聊”(《无声的中国》);“这学校是邀过我好几次了,我总是推宕着没有来”(《革命时代的文学》);“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读书杂谈》)等等。不能把这些话看作是演讲者照例的谦辞,至少鲁迅不是这样的。在我看来,这正是显示了鲁迅在演讲时内在的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