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质量报告观后感总汇(6)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二)高低年级抑郁自评结果对比
图表分析2:由此图可已看出,高年级心理健康率高于低年级,约高6.2%,处于轻度情绪不良及出现抑郁状况的比率里,低年级均高于高年级,共高出约7.85%,而重度抑郁率,高年级则又略高出低年级1.71%。这组数据中低年级的抑郁倾向要高于高年级,但是高年级患严重抑郁比率更高,可见年级对抑郁分布而言并无明显影响。
(三)文理工科抑郁自测结果对比图
图表分析3:此图显示了此次调查的科目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文科总人数77,有抑郁情况的人数约占其总人数的31.1%,理科总人数15,有抑郁情况的人数约占其总人数的33.3%,工科总人数7,有抑郁情况的人数约占其总人数的28.5%,各科抑郁比率相差不大。
三、原因分析
( 1 )人格问题
大学生的人格缺陷主要体现为性格与情绪障碍,任性、自私、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抑郁等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寂寞感是大学生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不少大学生都有过孤独、苦闷的情绪体验,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苦闷情绪之中就很容易产生抑郁。
( 2 )情绪问题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当他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没有得到别人的充分肯定时,就容易产生抑郁。
( 3 )人际关系问题
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另外,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完善,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严重有直接关系。
图表分析2:由此图可已看出,高年级心理健康率高于低年级,约高6.2%,处于轻度情绪不良及出现抑郁状况的比率里,低年级均高于高年级,共高出约7.85%,而重度抑郁率,高年级则又略高出低年级1.71%。这组数据中低年级的抑郁倾向要高于高年级,但是高年级患严重抑郁比率更高,可见年级对抑郁分布而言并无明显影响。
(三)文理工科抑郁自测结果对比图
图表分析3:此图显示了此次调查的科目分布状况。可以看出,文科总人数77,有抑郁情况的人数约占其总人数的31.1%,理科总人数15,有抑郁情况的人数约占其总人数的33.3%,工科总人数7,有抑郁情况的人数约占其总人数的28.5%,各科抑郁比率相差不大。
三、原因分析
( 1 )人格问题
大学生的人格缺陷主要体现为性格与情绪障碍,任性、自私、缺乏集体合作精神等不良习性,不但易使大学生诱发抑郁等心理疾病,还会使人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寂寞感是大学生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不少大学生都有过孤独、苦闷的情绪体验,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苦闷情绪之中就很容易产生抑郁。
( 2 )情绪问题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当他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或没有得到别人的充分肯定时,就容易产生抑郁。
( 3 )人际关系问题
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不会独立生活,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与原则。其特点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或无力去应付。另外,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与大学生自我意识不完善,以自我为中心倾向严重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