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观后感500汇聚(2)
2022-05-26 来源:百合文库
上周,我去了首都博物馆参观。最开始我是抱着“走马观花”的心态游览的,而到了最后,我才发现,原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却不了解多少。
走进首博,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大型的中心建筑物屹立在展馆中。好像一名坚定的士兵一样凛然。待我们熟悉了周围的一切,导游带领我们走进南水北调工程馆。一个个大屏幕,与一张张工程缩略图映入我的眼帘。我领会到了劳动人民的不易和前人智慧的结晶。看到这么多的伟大工程,我不得不拿起笔,纸,开始记录。虽然我站在后排,但我也在认真地听,不希望遗漏导游所说的任何一个细节。
“好,下面我们来到一个羊主题的展馆…”随着导游的声音,我们渐渐来到了一个气派的,以红色为主色的展馆内。这个展馆中摆满了一切有关羊的文物。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之所以以羊为主题,就是因为今年是鼠年。这里的文物将年年更换。这个展馆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既有用小篆,楷书草书等等撰写的“羊”字,也有牧童骑羊的雕塑。精细的雕工使文物看起来生龙活虎,那一条条曼妙的纹路更可谓是锦上添花。
休整完毕,我们来到了一个专门展览文物的,犹如迷宫的展馆当中。这里有古代的铜币,有青铜铸造的鼎,有温润的玉器,有精致的衣饰。我想,这些尘封在玻璃柜里的文物,或许承载着古物千年的倾诉,或许承载着古人对未来无限的想象;或许承载着无人知晓的秘密,或许承载着历史的繁华与辉煌。这一切的一切,都承载了太多情感。
当你站在玻璃展柜前,就好像站在了千年前的沙场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一个个泛着铜锈的青铜杯,当年是否也曾被壮志豪情的`战士捧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500字6篇3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都博物馆设计方案,经过两轮国际招标,从16家中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提交的22个设计方案中选出的。博物馆建筑落成后,已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一致称赞。新馆建筑用地2.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精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如:外观外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大屋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出檐,青灰色砖墙模糊了古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宽阔的广场和大堂也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在博物馆中轴线上,大厅外地面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中国传统中心轴线特点。在建筑材质上,青铜、木质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现一种历史的久远;
走进首博,可以用“豁然开朗”来形容。大型的中心建筑物屹立在展馆中。好像一名坚定的士兵一样凛然。待我们熟悉了周围的一切,导游带领我们走进南水北调工程馆。一个个大屏幕,与一张张工程缩略图映入我的眼帘。我领会到了劳动人民的不易和前人智慧的结晶。看到这么多的伟大工程,我不得不拿起笔,纸,开始记录。虽然我站在后排,但我也在认真地听,不希望遗漏导游所说的任何一个细节。
“好,下面我们来到一个羊主题的展馆…”随着导游的声音,我们渐渐来到了一个气派的,以红色为主色的展馆内。这个展馆中摆满了一切有关羊的文物。导游告诉我们,这里之所以以羊为主题,就是因为今年是鼠年。这里的文物将年年更换。这个展馆可让我们大开了眼界。既有用小篆,楷书草书等等撰写的“羊”字,也有牧童骑羊的雕塑。精细的雕工使文物看起来生龙活虎,那一条条曼妙的纹路更可谓是锦上添花。
休整完毕,我们来到了一个专门展览文物的,犹如迷宫的展馆当中。这里有古代的铜币,有青铜铸造的鼎,有温润的玉器,有精致的衣饰。我想,这些尘封在玻璃柜里的文物,或许承载着古物千年的倾诉,或许承载着古人对未来无限的想象;或许承载着无人知晓的秘密,或许承载着历史的繁华与辉煌。这一切的一切,都承载了太多情感。
当你站在玻璃展柜前,就好像站在了千年前的沙场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那一个个泛着铜锈的青铜杯,当年是否也曾被壮志豪情的`战士捧过?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500字6篇3
首都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为社会服务”,强调“过去与未来、历史与现代、艺术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首都博物馆设计方案,经过两轮国际招标,从16家中外知名建筑设计机构提交的22个设计方案中选出的。博物馆建筑落成后,已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一致称赞。新馆建筑用地2.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建筑高度40米,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建筑本身是一座融古典美与现代美于一体的建筑艺术精品,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呈现鲜明的现代感。如:外观外倾斜的青铜体破墙而出,悬挑的大屋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出檐,青灰色砖墙模糊了古城墙与现代幕墙的界线。宽阔的广场和大堂也取材于皇家宫殿高台建筑的手法。在博物馆中轴线上,大厅外地面镶嵌清代丹陛,大厅内有明代牌楼,体现中国传统中心轴线特点。在建筑材质上,青铜、木质与砖石的大量运用更显现一种历史的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