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动机与自我观后感精练(5)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社会没有完善的存在,人也没完美的存在。但是自我实现的人确是不在少数。马斯洛同样对自我实现者也有一个层次划分,运用前面的理论,从他们需要满足情况观察发现他们的创造性、专注力非常之强。
通读全文,我受益匪浅。尽管个人已经足够渺小,但是需要却仍然有那么多层次。小到人际关系当中的微妙变化也好,大到商业大亨们的巅峰体验也罢,都透露着相似的规律。我们是相同的人,有着相同的思想结构,但是因为对于顺应内在动机却做出了不同的响应。必须接受,任何人之间都有不同的差异。
另一方面,马斯洛的思想带给我的是另一种人生观,他人所追求的,是和我一样人所追求的。病态社会正是基本需要受到阻挠:不充分的爱、感情、保护、尊敬、新人、真是与过多的敌意、侮辱、恐惧、轻蔑和驾驭。要造就一个没有病态的社会恐怕男有可能,但是如果从这几个方面下好功夫,或许也能让他人幸福。
《动机与人格》优秀读后感1
马斯洛出生的时代是一个“人性一直被低估的时代”——在当时的心理学领域中只有两大势力:行为主义方法,临床的心理分析方法。更准确的来说,人类行为被限制在了机械论和病态模式中。而这本书所要展现的便是对人性更丰富的研究,全书分为四个板块:动机理论,心理病态与正常状态,自我实现,人类科学的方法论。阐述马思想的在前三个板块,最后一个板块是描述他研究人类科学时的心得体会,也就是方法论部分。下面简要的谈谈个人对这些部分的理解。

动机与自我观后感精练66句


马斯洛的研究是一个体系,所以非常有层次和逻辑。文章开始的部分有这么几个问题,现在回想起来竟是本书探讨的核心:什么样的人才是正常的个人,什么样的社会才是良好的社会。重新思考这个问题。马斯洛将人的需要按金字塔的形状划分出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常见翻译是社交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正是他的需要层次理论的核心架构,自下而上的需要逐步出现,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便让位于高层次的需要。尽管这只是它通过观察得出的结论,却显得非常生动,尽管不能夸赞科学,却一直被人们重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