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与自我观后感精练(3)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人本心理学,既然以人为本,那自我实现者的男性和女性的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会不会有差异呢,我作为一名女性,目前不是一个自我实现者,但心理是健康的,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路途中,感觉对被爱的需要、依附和亲密关系的重视会更强烈一些,这方面在人本心理学中也值得关注。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三)
看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我对于其着重论述的自我实现者颇感兴趣,进而陷入思索,试图将其理论与东方的文化作一下比对,看看两者能否融合贯通起来,且共同点与差异又在哪里,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着实让人兴奋!
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描述,我试着对东方历史上以及现如今的著名人物作一番粗放性的筛选,看看有哪些人的人格类型吻合这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而筛选的结果诸如尧、舜、孔子、管仲、包拯、王守仁、周恩来、稻田和夫等人的人格特征都符合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述。
由此试想,东方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贤,不就是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吗?一个被马斯洛称之为真正健康的人、全面得到发展的人,实现了人的最高级需求的人。
深入透析后我们会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互为交融、相互联系着的。
让我尤为深刻的观点还有一个: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东方称为圣人)的这部分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健康人,而绝大多数人是病态的、发展不健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社会才呈现出一副病态的样子,而人与人之间也在不休止地上演着矛盾、争执、冲突、怨恨、痛苦、悲剧……
另外让人感到兴奋的一点是,不管是东方的儒家学说,还是西方马斯洛学说,都明确的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每个人都可能达到自我实现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的个体,体验着作为健康自由人的所有的美好与幸福。
《动机与人格》读后感
(三)
看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我对于其着重论述的自我实现者颇感兴趣,进而陷入思索,试图将其理论与东方的文化作一下比对,看看两者能否融合贯通起来,且共同点与差异又在哪里,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着实让人兴奋!
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描述,我试着对东方历史上以及现如今的著名人物作一番粗放性的筛选,看看有哪些人的人格类型吻合这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而筛选的结果诸如尧、舜、孔子、管仲、包拯、王守仁、周恩来、稻田和夫等人的人格特征都符合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述。
由此试想,东方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贤,不就是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吗?一个被马斯洛称之为真正健康的人、全面得到发展的人,实现了人的最高级需求的人。
深入透析后我们会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互为交融、相互联系着的。
让我尤为深刻的观点还有一个: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东方称为圣人)的这部分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健康人,而绝大多数人是病态的、发展不健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社会才呈现出一副病态的样子,而人与人之间也在不休止地上演着矛盾、争执、冲突、怨恨、痛苦、悲剧……
另外让人感到兴奋的一点是,不管是东方的儒家学说,还是西方马斯洛学说,都明确的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每个人都可能达到自我实现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的个体,体验着作为健康自由人的所有的美好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