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赛民族组观后感汇总(6)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由于朗读速度慢于阅读,据国外统计,同样的文本,朗读时大脑每秒可处理2.2—4个单词,而阅读时可以处理9.5个单词。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出现因朗读而耽误课堂时间的情况,许多语文教师不得不采用齐读,以节约时间。
齐读的最大问题在于掩盖个性,只要声大、整齐,即告成功。为了整齐,不得不拖节奏,一字一顿,在齐读中,许多学生不看文本,见一个字读一个字。齐读进一步异化了朗读——似乎只要声大,只要有所谓节奏(或节奏变化),即是成功的朗读。
不否认,朗读有发展为艺术的可能,成为更高级的朗诵之类,但这种艺术应有更本质、更内在的标准,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还未建立起这样的标准,即使是很著名的朗诵“大师”,他们播出的唐诗、宋词也常令人浑身发麻,其他可想而知。
中国古人也朗诵,也带有一定的表演性,但更倾向于表现自身的行为状态,所谓长啸、踏歌、吟咏,并不强调大众参与,也不会假设身边站着一万名观众,自己有义务去感染他们。想李白乘舟时,如岸上传来的是濮存昕先生一句深情的朗诵,一代诗仙恐怕很难拒绝投水而死的诱惑。
总之,朗读的路还很远,且慢摇首摆尾。
观看《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三)
抛开众口难调背景下对于节目内容体例的褒贬不一,我想说说我看到的董卿。
下午用了挺长的时间看了中新网对“朗读者”和董卿的报道。从高中时看青歌赛开始,喜欢这个可爱的女人已经十几年。从她的节目里不难感受到满满的文艺气息,甚至有些地方让我找到了莫名的契合,对于这个陌生的女子,我的情感已经从懵懂的喜欢演变成发自内心的欣赏。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人生是可以被复制的,偶像是和我们不同的个体,她也未尽完美。董卿或许并不十分出挑,也难免带有公众人物的光环,但她的确是一个有学者思维的媒体人,光是这一点就让她的格局大于大部分主持人。我感受到她娟秀而叛逆的内心,聪明的脑袋,工作狂的劲头,不打折的专业精神,或许再加上她的阅历——当所有的这一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了。“朗读者”是董卿从业二十多年积累的一次集中展示,她已然惊艳了人们的眼光。这一次,偶像让我看到了时间沉淀下的力量。
齐读的最大问题在于掩盖个性,只要声大、整齐,即告成功。为了整齐,不得不拖节奏,一字一顿,在齐读中,许多学生不看文本,见一个字读一个字。齐读进一步异化了朗读——似乎只要声大,只要有所谓节奏(或节奏变化),即是成功的朗读。
不否认,朗读有发展为艺术的可能,成为更高级的朗诵之类,但这种艺术应有更本质、更内在的标准,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似乎还未建立起这样的标准,即使是很著名的朗诵“大师”,他们播出的唐诗、宋词也常令人浑身发麻,其他可想而知。
中国古人也朗诵,也带有一定的表演性,但更倾向于表现自身的行为状态,所谓长啸、踏歌、吟咏,并不强调大众参与,也不会假设身边站着一万名观众,自己有义务去感染他们。想李白乘舟时,如岸上传来的是濮存昕先生一句深情的朗诵,一代诗仙恐怕很难拒绝投水而死的诱惑。
总之,朗读的路还很远,且慢摇首摆尾。
观看《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三)
抛开众口难调背景下对于节目内容体例的褒贬不一,我想说说我看到的董卿。
下午用了挺长的时间看了中新网对“朗读者”和董卿的报道。从高中时看青歌赛开始,喜欢这个可爱的女人已经十几年。从她的节目里不难感受到满满的文艺气息,甚至有些地方让我找到了莫名的契合,对于这个陌生的女子,我的情感已经从懵懂的喜欢演变成发自内心的欣赏。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的人生是可以被复制的,偶像是和我们不同的个体,她也未尽完美。董卿或许并不十分出挑,也难免带有公众人物的光环,但她的确是一个有学者思维的媒体人,光是这一点就让她的格局大于大部分主持人。我感受到她娟秀而叛逆的内心,聪明的脑袋,工作狂的劲头,不打折的专业精神,或许再加上她的阅历——当所有的这一切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就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了。“朗读者”是董卿从业二十多年积累的一次集中展示,她已然惊艳了人们的眼光。这一次,偶像让我看到了时间沉淀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