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同人—泰拉大地战争》(28)(2)
“敌军东线兵力向南收缩,我第三集团军完成换防,他们可以全身心投入南线战斗,从而给第五集团军主力奔赴正面战场争取宝贵时间。”维特收到了这份还算不错的消息,读给他的陛下。“如此甚好……可赫拉格脚步再快,想要横向翻越全乌萨斯的广袤幅员,也会消耗许多日夜。”费奥多尔面露难色,“而这朝夕之间,又有多少乌萨斯人继续抛头颅、洒热血?气温渐渐回暖,天时优势荡然无存,西线开辟没多久,却已葬送了近三万帝国军人!唉……”
“陛下,牺牲是战争的必需品,赫拉格与帝国作对时,就曾为主力突围而忍痛舍弃了数千人,却不失为善战帅才,毕竟他的战略目的达成了。而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地战争中,陛下亲卡拒敌、统筹防务,表现已经足以载入史册,乌萨斯帝国将永铭费奥多尔之名。”
“议长,你不必宽慰朕。”皇帝苦笑,“朕深知前线胜负难料,除非…”“陛下万万不可!帝国没有陷入绝境,不至于动用北方重兵!地外威胁远比哥伦比亚军队可怕,陛下不可取舍不明!”
皇帝步履沉重,声响切割了维特的话语,费奥多尔心意已决。他明白维特言外之意,更清楚手中诏令一旦下达,皇室权力的基础或将赫然轰塌,帝国景祚将终。但无数乌萨斯人的生命与自身权势的存续,若不得不在其中做出选择,那他宁可拆毁圣骏堡皇宫的每一砖、每一瓦。
乌萨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行动不日即发。
瓦良格在战役开启的第二十天迎来了第三任总指挥和她再次集结的十二万自由政府军及傀儡军,再加上此前在柯尼斯行动的哥伦比亚部队,自由联合在西线的兵力高达三十万,而乌萨斯第一、二、四集团军皆已将主力排列在南线对抗莱塔尼亚人,只有整个第三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一个师团扼守西线,所剩实力仅有海尔莎麾下可用之兵的一半。此外,缇卡伦多号、白鹰号两艘大型军舰处于自由联合军阵中央,炮火充沛。
“总督大人,哥伦比亚第八军传来消息,敌第十师团已于今午被击溃,战场远扩至瓦尔代河流域的目标顺利达成。”副官迈入营帐,走到海尔莎近前。不曾想女将军却没给她好脸色看,沉声言道:“顺利?第八军损失三千人攻下一个无关紧要的山坡,就为了能够俯瞰那条河流,居然妄谈顺利?”
“乌萨斯第三集团军尚未摊牌,他们一定还有计谋才对…参谋长!”“卑职在。”“你确定敌军没有采取大集团军群推进战术,而是分兵分进的持久战术吗?”“回总督,确认无误。敌军作战风格一反常态,却并不像是前几日的溃退所总结出的经验,而更像是…”“更像是敕令遥控?”海尔莎语出先发。
“我不知道费奥多尔在想什么,一味的拖延只能放慢两线夹击的进度,但绝非长久之计,而五军驰援也无法如此迅速。乌萨斯…到底还有什么底牌,难不成是皇帝的利刃?不可能,北方躁动不安,就算费奥多尔血气方刚,那个老谋深算的维特也不会允许动辄他们。”
“陛下,牺牲是战争的必需品,赫拉格与帝国作对时,就曾为主力突围而忍痛舍弃了数千人,却不失为善战帅才,毕竟他的战略目的达成了。而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大地战争中,陛下亲卡拒敌、统筹防务,表现已经足以载入史册,乌萨斯帝国将永铭费奥多尔之名。”
“议长,你不必宽慰朕。”皇帝苦笑,“朕深知前线胜负难料,除非…”“陛下万万不可!帝国没有陷入绝境,不至于动用北方重兵!地外威胁远比哥伦比亚军队可怕,陛下不可取舍不明!”
皇帝步履沉重,声响切割了维特的话语,费奥多尔心意已决。他明白维特言外之意,更清楚手中诏令一旦下达,皇室权力的基础或将赫然轰塌,帝国景祚将终。但无数乌萨斯人的生命与自身权势的存续,若不得不在其中做出选择,那他宁可拆毁圣骏堡皇宫的每一砖、每一瓦。
乌萨斯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行动不日即发。
瓦良格在战役开启的第二十天迎来了第三任总指挥和她再次集结的十二万自由政府军及傀儡军,再加上此前在柯尼斯行动的哥伦比亚部队,自由联合在西线的兵力高达三十万,而乌萨斯第一、二、四集团军皆已将主力排列在南线对抗莱塔尼亚人,只有整个第三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一个师团扼守西线,所剩实力仅有海尔莎麾下可用之兵的一半。此外,缇卡伦多号、白鹰号两艘大型军舰处于自由联合军阵中央,炮火充沛。
“总督大人,哥伦比亚第八军传来消息,敌第十师团已于今午被击溃,战场远扩至瓦尔代河流域的目标顺利达成。”副官迈入营帐,走到海尔莎近前。不曾想女将军却没给她好脸色看,沉声言道:“顺利?第八军损失三千人攻下一个无关紧要的山坡,就为了能够俯瞰那条河流,居然妄谈顺利?”
“乌萨斯第三集团军尚未摊牌,他们一定还有计谋才对…参谋长!”“卑职在。”“你确定敌军没有采取大集团军群推进战术,而是分兵分进的持久战术吗?”“回总督,确认无误。敌军作战风格一反常态,却并不像是前几日的溃退所总结出的经验,而更像是…”“更像是敕令遥控?”海尔莎语出先发。
“我不知道费奥多尔在想什么,一味的拖延只能放慢两线夹击的进度,但绝非长久之计,而五军驰援也无法如此迅速。乌萨斯…到底还有什么底牌,难不成是皇帝的利刃?不可能,北方躁动不安,就算费奥多尔血气方刚,那个老谋深算的维特也不会允许动辄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