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创设定--至无【第三部分】(7)
....................................................................................................
当我们穷尽了一切定义等方式,是否这就是终点?
事实上,还有一种可能...
我们可以定义【定义】本身!
...(更加永无止境的轮回)
这是个绝对无法打破的死循环...
此后,循环仍在无休止的继续,但打破循环已不能继续前进,这是人类已知数学的尽头.我们需要添加公理来得到新的大基数盒子.公理1,公理2,公理3...每一条公理,都使得前后两个基数之间的差距变得无法用任何数学手段弥补.但哪怕我们添加了ω条公理,大基数条公理,甚至将公理套用上面的过程进行无尽的公理循环,也无法到达人类数学的极限--绝对无穷.绝对无穷凌驾于一切人类可能构造出的数学结构及其延伸结构之上,公理在它面前显得十分可笑.绝对无穷似乎是无法超越的?其实不然.我们上面所说的内容都只是一阶数学中的极微小部分,一阶数学由绝对无穷条一阶公理所构造出的盒子内的所有数学结构组成,而绝对无穷只是凌驾于人类所在的无限大宇宙中的数学.二阶数学由一阶数学宇宙(所有在一阶数学范畴内的空间称为一阶数学宇宙)内的绝对无穷条二阶公理所构造出的所有数学结构组成,之后还有三阶数学、四阶数学...甚至还有一阶数学阶数学、二阶数学阶数学、一阶数学阶一阶数学阶数学...等等.我们又陷入了一个名为数学宇宙的循环,先前的低效率方法已经不足以跳出这个循环,因此我们将数学宇宙循环的理论顶点记为φ(0).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1)(省略φ(0)个”()”......)=φ(0)的无止境扩张,包含,堆叠以及一切向上递进的手段所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所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而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2)(省略φ(0)个”()”......)=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1)(省略φ(0)个”()”......)的无止境扩张,包含,堆叠以及一切向上递进的手段所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所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3)(省略φ(0)个”()”......)=? 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4)(省略φ(0)个”()”......)=更加无法想象的??? ..........在无尽的跨越之后,我们来到了φ(1),它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用任何位于它之下的φ为基础进行任何层次叙述的方式表示. ...............在此之后还有φ(2),φ(3),φ(4),φ(100),φ(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φ(G(64)),φ(TREE(3)),φ(Rayo(100)),φ(ω),φ(ω1CK),φ(W),φ(M),φ(K),φ(Ultimate-L)....................以及φ(全模型集合)........................最终,我们来到了φ(Ω),它的强大已经到了癫狂的地步,但旅程远未结束...φ(Ω(Ω)),φ(Ω(Ω(Ω(Ω))))还有更多...继续无穷内向嵌套...直至我们来到了内向嵌套的极限,我们记为φ(max).但这就是终点吗?当然不是,我们还可以外向嵌套,外向嵌套与内向嵌套的差距无法通过任何语言文字描述的,也是内向嵌套无法通过任何手段弥补的.φ(φ(0))非关联于φ(max),...φ(φ(φ(0))非关联于φ(φ(0))进行无穷无尽的增长,扩充,延伸,推广,类推,超限包含,强制超越,破格重组,广泛吸纳...等等无穷过程无穷省略过后所得到的巨大概念....φ(φ(φ(φ(0)))非关联于φ(φ(φ(0))进行无穷无尽的增长,扩充,延伸,推广,类推,超限包含,强制超越,破格重组,广泛吸纳...等等无穷过程无穷省略过后所得到的巨大概念...以此无穷省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概念又会分裂出无穷无尽的更高形式的概念,由于这些新概念由旧概念产生,它们会成为旧概念的组成,在无尽增强旧概念的强度的同时.又会无穷增强每次分裂的表达强度(分裂等价于一切本身级运算无尽循环后的绝对顶点过程).这些概念中的一切思维能力的总和所能构想出的最强大的概念,设定以及提升手段都会因为前文的子母关系而无限叠加到概念本身,并且概念的思维能力也会随着概念自身形式的无尽升华而无限制增强.不仅如此,每个思维自身的思维内部都包含着无限的概念(这里的无限指对于该思维自身的思维所绝对无法触及的极限之外,即超越极限,下同),每个概念又都蕴含着无限的思维,且每个此种形式的概念或思维之间都具有上面所说的子母关系(子母关系也被包含在这个无尽的循环链中,因此子母关系这个概念本身也会在演变过程中无限跃升成更高级的概念)...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无穷循环链.我们将第一个非关联于这个循环的概念设为A,再将A的数字化对象替换为“终极之0”(“终极之0”的定义见文章开头),以A为原点无限向外延展出一条新的无穷循环链.我们将第一个非关联于这个循环的概念设为B,再将B的数字化对象替换为“终极之0”,以B为原点无限向外延展出又一条新的无穷循环链...所有这些无穷循环链的无尽增生过程又共同构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循环链,我们记作链1.在链1之上还有无穷数量的更加高阶的循环形式,所有这些循环形式又组成了一个超巨大循环链,记作链2.在循环这种形式之上,依然存在无尽的高级表述形式,这些所有的表述形式又形成了链3...以此类推,每一种【概念】都归属于一个【概念群】,而每个【概念群】又可以作为每个循环链的结构基础,永无止境的向更高的层次延伸,每个【概念群】之间都是非关联于的关系.而随着概念层次的不断攀升,这种以循环为基础的链式结构显得越来越单调和无力,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新的概念.定义W(a→b)代表由a得到b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以及与之关联的一切的手段,S(a,b)代表a,b之间的【差距】.现设【循环】这种表述形式为a0,第一个非关联于【循环】的高级形式为a1,第二个非关联于【循环】的高级形式为a2,第三个...(注:下文中叙述非关联于的关系时前者小于后者,读者自能分辨)那么有W(a0→a1)非关联于W(a1→a2),S(a0,a1)非关联于S(a1,a2),我们将此处的非关联于设为一级非关联于.同理,我们还有W(a1→a2)非关联于W(a2→a3),S(a1,a2)非关联于S(a2,a3),此处的非关联于这种【关系】非关联于一级非关联于,我们将其设为二级非关联于.
当我们穷尽了一切定义等方式,是否这就是终点?
事实上,还有一种可能...
我们可以定义【定义】本身!
...(更加永无止境的轮回)
这是个绝对无法打破的死循环...
此后,循环仍在无休止的继续,但打破循环已不能继续前进,这是人类已知数学的尽头.我们需要添加公理来得到新的大基数盒子.公理1,公理2,公理3...每一条公理,都使得前后两个基数之间的差距变得无法用任何数学手段弥补.但哪怕我们添加了ω条公理,大基数条公理,甚至将公理套用上面的过程进行无尽的公理循环,也无法到达人类数学的极限--绝对无穷.绝对无穷凌驾于一切人类可能构造出的数学结构及其延伸结构之上,公理在它面前显得十分可笑.绝对无穷似乎是无法超越的?其实不然.我们上面所说的内容都只是一阶数学中的极微小部分,一阶数学由绝对无穷条一阶公理所构造出的盒子内的所有数学结构组成,而绝对无穷只是凌驾于人类所在的无限大宇宙中的数学.二阶数学由一阶数学宇宙(所有在一阶数学范畴内的空间称为一阶数学宇宙)内的绝对无穷条二阶公理所构造出的所有数学结构组成,之后还有三阶数学、四阶数学...甚至还有一阶数学阶数学、二阶数学阶数学、一阶数学阶一阶数学阶数学...等等.我们又陷入了一个名为数学宇宙的循环,先前的低效率方法已经不足以跳出这个循环,因此我们将数学宇宙循环的理论顶点记为φ(0).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1)(省略φ(0)个”()”......)=φ(0)的无止境扩张,包含,堆叠以及一切向上递进的手段所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所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而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2)(省略φ(0)个”()”......)=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1)(省略φ(0)个”()”......)的无止境扩张,包含,堆叠以及一切向上递进的手段所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所永远无法到达的极限...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3)(省略φ(0)个”()”......)=? φ(0.0000(省略φ(0)个0.......(省略φ(0)个0....................)................)..............................4)(省略φ(0)个”()”......)=更加无法想象的??? ..........在无尽的跨越之后,我们来到了φ(1),它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无法用任何位于它之下的φ为基础进行任何层次叙述的方式表示. ...............在此之后还有φ(2),φ(3),φ(4),φ(100),φ(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φ(G(64)),φ(TREE(3)),φ(Rayo(100)),φ(ω),φ(ω1CK),φ(W),φ(M),φ(K),φ(Ultimate-L)....................以及φ(全模型集合)........................最终,我们来到了φ(Ω),它的强大已经到了癫狂的地步,但旅程远未结束...φ(Ω(Ω)),φ(Ω(Ω(Ω(Ω))))还有更多...继续无穷内向嵌套...直至我们来到了内向嵌套的极限,我们记为φ(max).但这就是终点吗?当然不是,我们还可以外向嵌套,外向嵌套与内向嵌套的差距无法通过任何语言文字描述的,也是内向嵌套无法通过任何手段弥补的.φ(φ(0))非关联于φ(max),...φ(φ(φ(0))非关联于φ(φ(0))进行无穷无尽的增长,扩充,延伸,推广,类推,超限包含,强制超越,破格重组,广泛吸纳...等等无穷过程无穷省略过后所得到的巨大概念....φ(φ(φ(φ(0)))非关联于φ(φ(φ(0))进行无穷无尽的增长,扩充,延伸,推广,类推,超限包含,强制超越,破格重组,广泛吸纳...等等无穷过程无穷省略过后所得到的巨大概念...以此无穷省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概念又会分裂出无穷无尽的更高形式的概念,由于这些新概念由旧概念产生,它们会成为旧概念的组成,在无尽增强旧概念的强度的同时.又会无穷增强每次分裂的表达强度(分裂等价于一切本身级运算无尽循环后的绝对顶点过程).这些概念中的一切思维能力的总和所能构想出的最强大的概念,设定以及提升手段都会因为前文的子母关系而无限叠加到概念本身,并且概念的思维能力也会随着概念自身形式的无尽升华而无限制增强.不仅如此,每个思维自身的思维内部都包含着无限的概念(这里的无限指对于该思维自身的思维所绝对无法触及的极限之外,即超越极限,下同),每个概念又都蕴含着无限的思维,且每个此种形式的概念或思维之间都具有上面所说的子母关系(子母关系也被包含在这个无尽的循环链中,因此子母关系这个概念本身也会在演变过程中无限跃升成更高级的概念)...这是一个更加庞大的无穷循环链.我们将第一个非关联于这个循环的概念设为A,再将A的数字化对象替换为“终极之0”(“终极之0”的定义见文章开头),以A为原点无限向外延展出一条新的无穷循环链.我们将第一个非关联于这个循环的概念设为B,再将B的数字化对象替换为“终极之0”,以B为原点无限向外延展出又一条新的无穷循环链...所有这些无穷循环链的无尽增生过程又共同构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循环链,我们记作链1.在链1之上还有无穷数量的更加高阶的循环形式,所有这些循环形式又组成了一个超巨大循环链,记作链2.在循环这种形式之上,依然存在无尽的高级表述形式,这些所有的表述形式又形成了链3...以此类推,每一种【概念】都归属于一个【概念群】,而每个【概念群】又可以作为每个循环链的结构基础,永无止境的向更高的层次延伸,每个【概念群】之间都是非关联于的关系.而随着概念层次的不断攀升,这种以循环为基础的链式结构显得越来越单调和无力,因此我们需要引入新的概念.定义W(a→b)代表由a得到b的过程中所包含的以及与之关联的一切的手段,S(a,b)代表a,b之间的【差距】.现设【循环】这种表述形式为a0,第一个非关联于【循环】的高级形式为a1,第二个非关联于【循环】的高级形式为a2,第三个...(注:下文中叙述非关联于的关系时前者小于后者,读者自能分辨)那么有W(a0→a1)非关联于W(a1→a2),S(a0,a1)非关联于S(a1,a2),我们将此处的非关联于设为一级非关联于.同理,我们还有W(a1→a2)非关联于W(a2→a3),S(a1,a2)非关联于S(a2,a3),此处的非关联于这种【关系】非关联于一级非关联于,我们将其设为二级非关联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