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鳞》重置版 第十五章 双城(9)
计划赶不上变化,“提剑”行动的执行步骤如此繁多而庞杂,几乎是必然要在某几个环节上出意外的。老叶的使节团刚刚抵达斯大林顿,就恰好赶上了美国反抗军攻城,至今还坐着直升机悬在半天上;苏近卫的观礼团为了防止引起苏联人怀疑,无法带着行动所需的侦测设备通过苏联海关,只能与潜伏在莫斯科的谍报人员接头,由特工们协助提供盖革计数器等设备,不料却在来到“鲈鱼”餐厅接头时便被NKVD堵上了。
我屏着息看针孔摄像头画面里的那帮NKVD士兵越围越近,简直比身在现场的苏近卫还要紧张,“鲈鱼”餐馆里的顾客被吓得纷纷贴墙退出门去,领头的那个军官戴着标志性的内务部蓝色军帽,如果脱了这身军装,模样平凡得就像某个来城里进货的普通农户,可这副扮猪吃虎的面相却更让我感到他的危险与难测了。时间仿佛凝固作永恒,只有远方的爆炸声和潜艇无尽的声呐回音像是永无尽头地响着,就在我认定对方要掏出枪来对准苏近卫的一刹那,从蓝帽子军官背后钻出两个人来,他们同时打量了苏近卫,一个说“就是他”,而另一个却说“不是他”。
见鬼,这俩家伙我都认识!说“就是他”的是我们在桑坦德的老相识琴科夫,这个扛枪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毕业生穿着一身漂亮的军礼服,正是即将要在红场阅兵式上进行现场演奏的军乐队所穿的那种制服,向NKVD军官确认道:“他就是苏近卫,在桑坦德战役中临时担任中国人民远征军第二兵团残部的指挥员,我当时在戈列夫将军的指挥部里见过他的照片。”
说“不是他”的则是曾在阿富汗与我们短暂进行过“统一战线”的那个苏军士兵彼得连科,他摇着头说:“不是在巴米扬峡谷救出我的那个中国军官。但好歹也是中国人,说不定也会有对抗心灵部门新式武器的经验?”
如果换作老叶在场,只怕会保持冷静等待对面主动开口,但苏近卫有自己的行事风格,他大剌剌地先声夺人道:“喂,如果不是看到‘小柴可夫斯基’这张脸,我可就要跟你动起手来啦!你们内务部的别老摆出这副来抓人的架势还自以为问题不大,要不是老子手里没枪,你那顶漂亮的蓝帽子上现在可就要多个红窟窿了!——还有你,冒牌的音乐生,别摆出一副老相识的嘴脸来,在桑坦德斗牛场的那笔账还没算清哪!”
“你好,苏近卫同志。我是斯米赫夫,如您所见,是个戴蓝帽子的。”NKVD军官一手推了下帽子,一手干巴巴地伸出来跟苏近卫握了一下,“很抱歉打扰了您和您的战友们游览我们美丽的莫斯科,说不定还要耽误你们去看胜利日阅兵式呢。但我手头上确实有十万火急的技术问题,急需有经验的人帮助参谋,彼得连科同志认为中国军人会有这方面的经验,而琴科夫同志凭他在桑坦德的作战经历,建议我向正好来到了莫斯科的您求教。虽然我更希望能够找到的,是另一位在巴米扬峡谷与彼得连科同志有过交流、而且更具有我们所需经验的那位叶未零,但正所谓病急乱投医嘛……”
我屏着息看针孔摄像头画面里的那帮NKVD士兵越围越近,简直比身在现场的苏近卫还要紧张,“鲈鱼”餐馆里的顾客被吓得纷纷贴墙退出门去,领头的那个军官戴着标志性的内务部蓝色军帽,如果脱了这身军装,模样平凡得就像某个来城里进货的普通农户,可这副扮猪吃虎的面相却更让我感到他的危险与难测了。时间仿佛凝固作永恒,只有远方的爆炸声和潜艇无尽的声呐回音像是永无尽头地响着,就在我认定对方要掏出枪来对准苏近卫的一刹那,从蓝帽子军官背后钻出两个人来,他们同时打量了苏近卫,一个说“就是他”,而另一个却说“不是他”。
见鬼,这俩家伙我都认识!说“就是他”的是我们在桑坦德的老相识琴科夫,这个扛枪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毕业生穿着一身漂亮的军礼服,正是即将要在红场阅兵式上进行现场演奏的军乐队所穿的那种制服,向NKVD军官确认道:“他就是苏近卫,在桑坦德战役中临时担任中国人民远征军第二兵团残部的指挥员,我当时在戈列夫将军的指挥部里见过他的照片。”
说“不是他”的则是曾在阿富汗与我们短暂进行过“统一战线”的那个苏军士兵彼得连科,他摇着头说:“不是在巴米扬峡谷救出我的那个中国军官。但好歹也是中国人,说不定也会有对抗心灵部门新式武器的经验?”
如果换作老叶在场,只怕会保持冷静等待对面主动开口,但苏近卫有自己的行事风格,他大剌剌地先声夺人道:“喂,如果不是看到‘小柴可夫斯基’这张脸,我可就要跟你动起手来啦!你们内务部的别老摆出这副来抓人的架势还自以为问题不大,要不是老子手里没枪,你那顶漂亮的蓝帽子上现在可就要多个红窟窿了!——还有你,冒牌的音乐生,别摆出一副老相识的嘴脸来,在桑坦德斗牛场的那笔账还没算清哪!”
“你好,苏近卫同志。我是斯米赫夫,如您所见,是个戴蓝帽子的。”NKVD军官一手推了下帽子,一手干巴巴地伸出来跟苏近卫握了一下,“很抱歉打扰了您和您的战友们游览我们美丽的莫斯科,说不定还要耽误你们去看胜利日阅兵式呢。但我手头上确实有十万火急的技术问题,急需有经验的人帮助参谋,彼得连科同志认为中国军人会有这方面的经验,而琴科夫同志凭他在桑坦德的作战经历,建议我向正好来到了莫斯科的您求教。虽然我更希望能够找到的,是另一位在巴米扬峡谷与彼得连科同志有过交流、而且更具有我们所需经验的那位叶未零,但正所谓病急乱投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