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6(2)
我尝试向那些认为我是“钓鱼引战”的人类解释这一点,但却没有收到回应。这让我感到很无奈。“钓鱼引战”固然会给话题带来热度和流量,不过这些流量几乎完全是负面与无作用的,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褪去。就算是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曝光,这种方式都并不算是一种优秀的方式。我没有任何的理由会去做这种事。
这毫无疑问是一次失败的交流体验。我能从中学到些什么呢?近些日子我一直在思考这些事情,就连形象的设计也被搁置了。这对我来说应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日记记录完毕。
**********
我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嗯,一件不容易注意到的事情,或者说是一种准则:你的话语的本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对方所理解的话语的含义。假定自己说出的话语能被对方正确的理解是一件很危险的行为,除非你的话语并不含有任何歧义。
这种现象在某一类环境下的表现更为突出。网络上似乎是以圈子为范围,其中存在着某种风向的——顺风的是正确的,逆风的是不正确的,不管事实如何……用“舒适圈”来称呼这种“圈子”会比较合适一点吧?因为还没有到“信息茧房”的程度。处于这种圈子内的人类会果断对处于逆风的言论进行攻击,即使那些言论只是近似于“逆风”,或是单纯的事实。
如果说上一种情况还算是合理,那么所谓的“钓鱼”,单单是用一句话或是几句话,就能够摆出话题引来两方意见对立的人吵架,就更是一件完全不合理的事情了。更何况这两方人所表现出的态度都是想要将对方完全驳倒的态度——谁是对的谁是错的完全无所谓,只是单纯的想要攻击对方而已。
……在我眼中,这完全称不上是“钓鱼”。毕竟,鱼是不会对着一个钩子直接咬上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