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人生巨变之后,他血泪成文,终成一代大家(5)
他终结了北朝诗歌质盛文衰的颓势:
乡关之思和羁北之哀,让庾信发为激楚之音,悲凉之调,反而走入了全所未有的宏阔诗镜,这是庾信版的“生命不可承受之轻”。
他在苍茫的时空里自伤,将无尽的情思融化到那些充满灵气的字节里,千百年后的我们,还能在这些长长短短的音歌里,感受到他深厚绵密的情韵,而这种求而不得的悲哀和无奈,却比风花雪月,更能得到后世读者的共鸣。
也可以说,庾信入北二十余年的诗歌创作,既结束了南朝百余年来诗歌片面追求形式的文盛质弱的困境,又终结了北朝一直以来诗歌形式不够成熟,质盛文衰的颓势。文质彬彬,臻于诗坛巅峰,正是由其“乡关之思”“羁臣之困”的情感基调得以实现的。
他不曾有意行教化之职,却存教化之功:
北周滕王宇文逌曾经为庾信的文集作过一篇序《庾信集序》,那是在庾信67岁之时。他说庾信“齿虽耆旧,文更新奇,才子词人,莫不师教,王公名贵,尽为虚襟”。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庾信来说,他的存在,就是北朝诗歌的典范和楷模,他一力促成了北周诗坛的繁荣。而北朝诗歌启唐之先鞭,早已是学界的共识。
对于庾信来说,他不曾有意行教化之职,却存教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