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人之寺(2)
梦,忧思,意识朦胧,这些糅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时空上的错位。我不禁怀疑自己的实在,仿佛每一寸发生于异国城市里的呼吸,都为了承载那座“梦上海”中少年的投影。
其实这儿才是虚幻,我对这儿的一切毫无感觉。每日,眼前面容变换,就像时刻盯着一副不断涂抹、不断重绘的沙画,一遇回忆的潮流,便随之消散了。
一不留神,“我”成了自我意识中的他者,一个不识感伤、不识愤怒、不识欢欣的观测者,一株平行维度里的植物,恍惚地随这世上的思想摇摆。可我并不在这儿,可能永远不会。
反思一人之寺的许多严肃向同人,有的节奏明快,有的颇为扭捏。它们情节各异,但有个共性,即它们所描述的,都是一个人的旅程,或是说推动剧情的,是一个视点对文章主旨探索性的发掘。利用技巧掩盖这一共性,从起“一人之寺”的名字开始,我一直在做此实践。
这种创作思路源于我的错位感,最直白的体现就是“偏同人”这一门类。我在2021年2月15日写了《穿越现实的煌与她的coser体验》,随后于2021年4月16日,Hr-Endymion的账号上创作了《魂舟轻渡》,它们都属于偏同人。
其实这儿才是虚幻,我对这儿的一切毫无感觉。每日,眼前面容变换,就像时刻盯着一副不断涂抹、不断重绘的沙画,一遇回忆的潮流,便随之消散了。
一不留神,“我”成了自我意识中的他者,一个不识感伤、不识愤怒、不识欢欣的观测者,一株平行维度里的植物,恍惚地随这世上的思想摇摆。可我并不在这儿,可能永远不会。
反思一人之寺的许多严肃向同人,有的节奏明快,有的颇为扭捏。它们情节各异,但有个共性,即它们所描述的,都是一个人的旅程,或是说推动剧情的,是一个视点对文章主旨探索性的发掘。利用技巧掩盖这一共性,从起“一人之寺”的名字开始,我一直在做此实践。
这种创作思路源于我的错位感,最直白的体现就是“偏同人”这一门类。我在2021年2月15日写了《穿越现实的煌与她的coser体验》,随后于2021年4月16日,Hr-Endymion的账号上创作了《魂舟轻渡》,它们都属于偏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