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名门,老师是当朝宰相,却愣是将一手好牌糊在了手里(3)
确实如此,读卢思道的诗,无论是少年时一味的浓烈畅快,还是饱经沧桑后的激越深沉,我们始终能够读到其中的朗朗清气和昂扬之势。
在他的诗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人生变化轨迹。
早期之时,作为无忧无虑的贵族子弟和初出茅庐的青年文士,卢思道所作诗歌受南朝影响颇深,他前期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作。《棹歌行》《采莲曲》《美女篇》等应该都是这个阶段的作品,当然还包括拟乐府和编入杂曲歌词一类的《河曲游》《城南隅宴》。
随着仕途深入,尤其是高氏皇族虽然私生活一塌糊涂,但对于文学雅宴一事却颇为上心,这一时期自然少不了大量的应酬和侍从之作。如侍从诗《从驾经大慈照寺》《驾出寰丘》,三首赠答诗《赠别司马幼之南聘》《赠李行之》《赠刘仪同西聘》。虽然无法考证他那首著名的《从军行》具体作于何时,但从其诗风和内容来看,大概率的是出于北齐从仕期间。
之后577年北周平齐,再有隋代周,早已过了四十不惑之年的卢思道也经历了由齐入周再入隋的一波三折。这个时期他的诗风也由早年的张扬变为深沉,只不过一腔痴心始终不渝,因而在悲愤苍凉之余依然不失激越之情。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著名的《听蝉鸣篇》《春夕经行留侯墓》《游梁城》《有所思》《上巳禊饮》等。
04
他的文章广为后世赞誉的有《劳生论》和《齐周兴亡论》。《劳生论》是其母去世他上表丁忧时的文章,时值周隋易代的风云之秋,个人命运在时代风云的波诡云谲之下,进退维谷。他假托主客之间的一问一答,直笔无隐,倾泻而出。钱钟书先生将其推为“隋文压卷”。
余则违时薄宦,屏息穷居;甚耻驱驰,深畏乾没;心若死灰,不营世利;家无儋石,不费囊钱。偶影联官,将数十载,弩拙致笑,轻生所以告劳也。——卢思道《劳生论》
在他的诗中,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人生变化轨迹。
早期之时,作为无忧无虑的贵族子弟和初出茅庐的青年文士,卢思道所作诗歌受南朝影响颇深,他前期创作了大量的五言诗作。《棹歌行》《采莲曲》《美女篇》等应该都是这个阶段的作品,当然还包括拟乐府和编入杂曲歌词一类的《河曲游》《城南隅宴》。
随着仕途深入,尤其是高氏皇族虽然私生活一塌糊涂,但对于文学雅宴一事却颇为上心,这一时期自然少不了大量的应酬和侍从之作。如侍从诗《从驾经大慈照寺》《驾出寰丘》,三首赠答诗《赠别司马幼之南聘》《赠李行之》《赠刘仪同西聘》。虽然无法考证他那首著名的《从军行》具体作于何时,但从其诗风和内容来看,大概率的是出于北齐从仕期间。
之后577年北周平齐,再有隋代周,早已过了四十不惑之年的卢思道也经历了由齐入周再入隋的一波三折。这个时期他的诗风也由早年的张扬变为深沉,只不过一腔痴心始终不渝,因而在悲愤苍凉之余依然不失激越之情。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有著名的《听蝉鸣篇》《春夕经行留侯墓》《游梁城》《有所思》《上巳禊饮》等。
04
他的文章广为后世赞誉的有《劳生论》和《齐周兴亡论》。《劳生论》是其母去世他上表丁忧时的文章,时值周隋易代的风云之秋,个人命运在时代风云的波诡云谲之下,进退维谷。他假托主客之间的一问一答,直笔无隐,倾泻而出。钱钟书先生将其推为“隋文压卷”。
余则违时薄宦,屏息穷居;甚耻驱驰,深畏乾没;心若死灰,不营世利;家无儋石,不费囊钱。偶影联官,将数十载,弩拙致笑,轻生所以告劳也。——卢思道《劳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