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史新编》 第一 黄河泛滥邙山南 大禹治水洛河北(2)
禹率伯益、后稷与左右,跋涉山川,暴露风雨,遍行中国之山川、僻壤,人迹所罕至者,皆遗迹焉。禹感其父不卒业而遗恨,而己定成也。途见万民争而涕于洪水,皆献至珍。禹固不能受也,然民情实浓,亦倍其志。左执准绳,右执规矩,所之皆测。深明父塞水之谬,乃以导水之新法,疏通水道,使东入海。禹每欲治水,则发众于部落,与民共工,食、寝于工,掘山、石,昼夜作也。居于茅广,食少于民。 然于工则最肯用金,每治一患而乏钱,辄自往争之。尝过其家,闻儿之啼声,乃其妻涂山氏方生一子,欲归视妻子,思任重,乃拜舍,驰马而去。
禹因山川,分中国为九州:冀、青、徐、兖、扬、梁、豫、雍、荆州是也。以一国山水为一体,先治九州之地,疏浚宜平,使多为膏腴。然后治山,所治山有岐、荆、雷首、太岳、太行、王挝、常、砥柱、碣石、太华、大别,疏导水道,使得遂下,不至壅塞。山既平,始理水脉,江北多治迹。其治水也智。时治河上流龙门山,龙门山位梁山之北,禹引河自积石山,不意导至梁山为龙门所障,不可过也。禹相地,以为非凿不可,然何凿此巨山耶?禹择最省工省力处,开八十步口,引而过之。以龙门甚高,诸逆水之鱼至此,不能过也。众鱼奋跃而上,然惟极少鱼能过,此即吾后人所谓“鲤鱼跳龙门”者,云跳过龙门即化为龙,舞空中。
居十三年,水服也。河失往恶,平缓而东。民陆续而反,男耕女织,上饶其福。唐人李绅有诗赞曰:
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
山拥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阙架云霓。
秘文镂石藏青壁,宝检封云化紫泥。
清庙万年长血食,始知明德与天齐。
后世思其功,为立庙筑殿,号曰“禹神”,外人亦谓中国“禹域”,意此地禹之所尝治也。
禹因山川,分中国为九州:冀、青、徐、兖、扬、梁、豫、雍、荆州是也。以一国山水为一体,先治九州之地,疏浚宜平,使多为膏腴。然后治山,所治山有岐、荆、雷首、太岳、太行、王挝、常、砥柱、碣石、太华、大别,疏导水道,使得遂下,不至壅塞。山既平,始理水脉,江北多治迹。其治水也智。时治河上流龙门山,龙门山位梁山之北,禹引河自积石山,不意导至梁山为龙门所障,不可过也。禹相地,以为非凿不可,然何凿此巨山耶?禹择最省工省力处,开八十步口,引而过之。以龙门甚高,诸逆水之鱼至此,不能过也。众鱼奋跃而上,然惟极少鱼能过,此即吾后人所谓“鲤鱼跳龙门”者,云跳过龙门即化为龙,舞空中。
居十三年,水服也。河失往恶,平缓而东。民陆续而反,男耕女织,上饶其福。唐人李绅有诗赞曰:
削平水土穷沧海,畚锸东南尽会稽。
山拥翠屏朝玉帛,穴通金阙架云霓。
秘文镂石藏青壁,宝检封云化紫泥。
清庙万年长血食,始知明德与天齐。
后世思其功,为立庙筑殿,号曰“禹神”,外人亦谓中国“禹域”,意此地禹之所尝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