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鳞》重置版 第十章 巨龙风暴(3)
“你也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一纸和平友好协议就能改变的。”叶未零展开一张随身携带的小比例军用地图,“苦瓜脸,你去跟日本人进行重合防区的协防交接——别跟他们掐起来。”
地图上一片狭长的深蓝色,将交战地域划分为两片,这就是当前战场上最大的地理屏障,一道遥远延伸自东方海岸线、与鄂霍次克海相连的狭窄水道,来自日本的援军正是通过这条水道,从外海乘船进入战场的。我军主力与苏军对峙于水道一侧,日本援军则驻扎于水道另一侧,水道尽头、远离苏军阵地的末端,则是作战地域内连接着我军与日本基地的唯一陆上通道——“探险家”地峡,亦即位于两军结合部的“重合防区”。
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交接”,两支名义上是“盟友”的军队分驻于地峡两侧,对峙气氛甚至比前线与苏军的交战还有凝重。我抵达阵地边缘时,发现工程兵们正在为一座太过靠近日方防区一侧的雷达站拆除天线罩。
“他们不老实。”雷达站的站长一见面就这样对我说,“虽然是与我们最为亲近的左翼联盟的部队,但他们更换了先前通报给我们的军用无线电通讯密码和频率,显然是防了我们一手。而且日本基地方向发出的电磁波束每隔两分钟就往我们的雷达站上扫过一次,我怀疑这是一种电子战侦测手段,他们也许借着联合作战的机会在窃听和收集我军的无线电通讯频率与雷达信号特征,所以我建议把雷达站撤到远离日方基地的位置,如果允许的话,最好把整片阵地也往远离他们的方向缩上一段。跟这帮家伙待着总归是让人不自在的。”
我用望远镜观察地峡另一侧,日方基地邻近着我方阵地的防卫森严有如对敌,他们似乎怀有与雷达站站长相似的忧虑,正在基地边缘拆除一座太过靠近我军一侧的机器人控制中心。
“那是哪个部队的?”我指着“探险家”地峡中段地带问道,有一支未佩戴任何番号标识的我军部队正孤零零地行进在那里,朝着日方基地所在的方向移动,队伍里的作战部队数量较少但看起来警惕性极强,枪口和火炮总是隐隐对着各个方向,随时准备进入作战状态,而围在队伍中心的主力,则是一些大吨位的军用建设机械与重型运载车。
“是我们自己人,哪个部分的就不清楚了,按武修戎首长的命令前往左翼联盟的阵地,直接与朱捷同志进行交接。”雷达站站长告诉我,“鬼鬼祟祟神秘得很。”
随着那支身份不明的部队进入左翼联盟军阵地,双方基地也各自完成了前沿防区的后撤,由“盟友”名义联系起来的两支军队,以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相互退避三舍,“探险家”地峡成为了双方之间警惕相互窥探的缓冲区,除了刚才那支工程部队留下的车辙之外,便再也没有人踏入这片中立地带了。
地图上一片狭长的深蓝色,将交战地域划分为两片,这就是当前战场上最大的地理屏障,一道遥远延伸自东方海岸线、与鄂霍次克海相连的狭窄水道,来自日本的援军正是通过这条水道,从外海乘船进入战场的。我军主力与苏军对峙于水道一侧,日本援军则驻扎于水道另一侧,水道尽头、远离苏军阵地的末端,则是作战地域内连接着我军与日本基地的唯一陆上通道——“探险家”地峡,亦即位于两军结合部的“重合防区”。
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交接”,两支名义上是“盟友”的军队分驻于地峡两侧,对峙气氛甚至比前线与苏军的交战还有凝重。我抵达阵地边缘时,发现工程兵们正在为一座太过靠近日方防区一侧的雷达站拆除天线罩。
“他们不老实。”雷达站的站长一见面就这样对我说,“虽然是与我们最为亲近的左翼联盟的部队,但他们更换了先前通报给我们的军用无线电通讯密码和频率,显然是防了我们一手。而且日本基地方向发出的电磁波束每隔两分钟就往我们的雷达站上扫过一次,我怀疑这是一种电子战侦测手段,他们也许借着联合作战的机会在窃听和收集我军的无线电通讯频率与雷达信号特征,所以我建议把雷达站撤到远离日方基地的位置,如果允许的话,最好把整片阵地也往远离他们的方向缩上一段。跟这帮家伙待着总归是让人不自在的。”
我用望远镜观察地峡另一侧,日方基地邻近着我方阵地的防卫森严有如对敌,他们似乎怀有与雷达站站长相似的忧虑,正在基地边缘拆除一座太过靠近我军一侧的机器人控制中心。
“那是哪个部队的?”我指着“探险家”地峡中段地带问道,有一支未佩戴任何番号标识的我军部队正孤零零地行进在那里,朝着日方基地所在的方向移动,队伍里的作战部队数量较少但看起来警惕性极强,枪口和火炮总是隐隐对着各个方向,随时准备进入作战状态,而围在队伍中心的主力,则是一些大吨位的军用建设机械与重型运载车。
“是我们自己人,哪个部分的就不清楚了,按武修戎首长的命令前往左翼联盟的阵地,直接与朱捷同志进行交接。”雷达站站长告诉我,“鬼鬼祟祟神秘得很。”
随着那支身份不明的部队进入左翼联盟军阵地,双方基地也各自完成了前沿防区的后撤,由“盟友”名义联系起来的两支军队,以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相互退避三舍,“探险家”地峡成为了双方之间警惕相互窥探的缓冲区,除了刚才那支工程部队留下的车辙之外,便再也没有人踏入这片中立地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