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疫情封校好无聊,去不了老北京城,于是看书神游

2024-03-26 来源:百合文库

疫情封校好无聊,去不了老北京城,于是看书神游


许多小说都爱记述漫长的时间,比如《百年孤独》,比如《静静的顿河》,中国作家的有《生死疲劳》《白鹿原》《额尔古纳河右岸》等,甚至还有宇宙尺度的《三体》。总而言之,我很喜欢缓慢而悠长的叙事,许多当下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往往经过时间的淘漉就会变得明晰,而时间本身也在赋予事物更多亦或是更少的内涵。因此,在阅读了许多时间跨度很长的文学作品后,读到刘心武只记叙了六个时辰的《钟鼓楼》,我感觉挺神奇的。
说句题外话,我认为有必要把我看书的感受记录下来,因为缺少思想碰撞的阅读,我认为,是无效的。我见过一些人,书读了很多,但是脑袋空空;我也见过书读得多,脑袋不空,但是想歪了的人。我并不是在说对于文字的理解只能有一种,而是说,缺少思想上的交流,我们的见解大有偏激片面的嫌疑。再者,听他人的理解也从另一侧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这是大有裨益的。想到这,我头脑一热,打算写类似于读后感的东西。
《钟鼓楼》写于八十年代,那时的老北京尚未被现代文明吞噬,里面记录的世俗生活想必是很真实的了。比如钟鼓楼本身的传说故事,什么被剜去双目的贝子,还有京剧,北京人的饮食,北京人的婚嫁习俗,当时的经济情况,老人岛等等等等。我曾经很爱读梁实秋的《雅舍谈吃》,里面写的鸡子儿,爆双脆让我产生美好的向往,因此,再读《钟鼓楼》,我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
里面写了些人,都是典型的老北京人的形象。比如京剧演员、白案厨师、公务员、杂志编辑、退休老人、游手好闲者,当然也少不了知识青年。荀磊是鞋匠荀大爷的儿子,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是读书刻苦,是当翻译的料。文学家笔下这段时间的知识青年似乎眼里大多是有光的,刚刚从阴影中被解放出来,正处于渴求知识的阶段,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辉。比如孙少平、田晓霞,还有《青春之歌》似乎也是写这种的?总之,这个人物就像孙少平一样,脑子里满是“思想”啊,家国天下啊之类的。他也很爱和女朋友讨论国家大事,人世哲理,这点和孙少平也是不谋而合。不过,这些人物都太理想化,虽然洋溢着青春的热情,但是离生活太远。这不免会引发新旧思想的冲突。然而,思想的进步必然会带来矛盾冲突,历史的发展也是螺旋式的。尽管一时的冲突在所难免,但时间最终会抚平一切波澜。

疫情封校好无聊,去不了老北京城,于是看书神游


猜你喜欢